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头市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汕头市工业布局规划》的通知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0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统计数据计算

  从汕头市工业区位熵大于1的工业行业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1.69)、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0.2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6.21)、塑料制品业(5.6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81)、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64)、食品制造业(1.31)、纺织业(2.28)在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见表5)。

  (二)在广东省的地位分析
  从广东省来看,汕头市拥有十二个优势工业行业,分别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9.5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5.70)、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4.55)、纺织业(3.9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59)农副产品加工业(1.84),食品制造业(1.84)、饮料制造业(1.3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9)、医药制造业(1.68)、塑料制品业(3.11)、专用设备制造业(1.0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55),表明这十二工业行业在广东省拥有重要的地位(见表6)

  表6 2007年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工业发展比较 单位/亿元

城市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轻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重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轻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轻重比

广州

8903.17

2410.83

2820

2160

3066.59

5836.58

34:66

深圳

13958.01

3298.57

3251

3624

3467.69

10490.31

25:75

珠海

2357.37

475.25

543

563

888.59

1468.78

38:62

汕头

1067.85

270.75

1668

454

601.99

465.85

56:44

佛山

8417.06

2332.48

3442

3238

4016.5

4400.56

48:52

韶关

585.56

180.76

142

285

96.7

154.11

39:61

河源

472.35

147.8

175

185

154.11

318.23

33:67

梅州

293.16

169.68

170

250

96.57

196.59

33:67

惠州

2217.96

502.52

828

559

934.61

1283.35

42:58

汕尾

199.05

59.05

190

45

90.1

108.95

45:55

东莞

5851.51

1403.6

2749

2238

2524.5

3327.01

43:57

中山

3283.57

8250.01

2849

1451

2017.22

1266.34

61:39

江门

2231.32

576.36

1578

1033

1230.66

1000.66

55:45

阳江

336.51

96.75

464

127

219.23

117.29

65:35

湛江

963.04

335.16

433

277

428.94

534.1

45:55

茂名

1042.39

246.04

395

275

152.68

889.71

15:85

肇庆

675.04

168.14

410

496

219.76

455.28

33:67

清远

1104.25

287.78

249

411

274.23

830.02

25:75

潮州

444.89

115.36

681

203

255.11

189.78

57:43

揭阳

583.07

156.23

775

259

362.79

220.28

62:38

云浮

265.75

79.07

163

173

122.53

143.22

46:54

全省

 

 

23983

18306

21221.1

34031.74

38:62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8)》整理

  2007年,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居于1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于12位,整体上反映汕头市工业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居于中游水平,相比珠三角地区城市而言,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见表6)。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每家企业产值5032万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14050万元的35.81%。
  (三)在海西地区的地位分析
  厦漳泉经济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汕头毗邻厦漳泉经济圈,但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见表7)。厦漳泉与汕头三产比重呈“二三一”结构,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相对汕头而言,厦漳泉地区二产比重较高,并且主导产业产值都较高。由于厦漳泉经济发展主要是对接台湾,承接产业转移,实施大项目带到战略,外资、台资企业是厦漳泉经济发展的主力。事实上汕头与厦漳泉经济圈土地相连,江河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一体化合作有了初步基础。因此,未来汕头工业经济发展要借助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契机,对接厦漳泉,把汕头作为与台湾合作的特殊地区来发展。

  表7 汕头与厦漳泉城市产业发展的比较

城市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三产比重

工业总产值

(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主导产业产值

厦门

1375.26

1.3:53.5:45.2

2837.09

2736.09

电子行业完成工业产值921.65亿元,机械行业完成工业产值714.59亿元,化工行业完成工业产值415.98亿元,

漳州

863.73

22.6:43.1:34.3

1212.59

1001.8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15.14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1.40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9.32亿元;增长15.8%,农副食品加工业106.75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7.85亿元,增长9.2%

泉州

2288.60

4.9:58.9:36.2

4225.48

3418.11

石油化工业383.93亿元,电子信息业37.13亿元,汽车及配件业18.15亿元,修船造船业2.40亿元,生物制药业8.25亿元

汕头

850.15

5.6:52.9:41.5

1744.11

1067.85

1、纺织服装197.53亿元,化工塑料189.50亿元,食品医药81.57亿元,工艺玩具78.72亿元,机械装备74.50亿元,印刷包装73.61亿元,电子信息61.72亿元,音像材料25.22亿元


  (四)在粤东地区的地位分析
  1、四市发展存在区域差距。汕头市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后期,而潮州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中期,汕尾市和揭阳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见表8)。2000至2007年,汕头市第一产业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稳步提升,第三产业略有下降。但近年来粤东其他三市的发展速度比汕头市快,“十五”期间潮州市、汕尾市的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比汕头市高出11.5和10.8个百分点,而揭阳市2006年、2007年的增长速度也分别比汕头市高出5.3和24.2个百分点;2007年汕头市第二产业比重比2000年上升4.7个百分点,而汕尾市、潮州市和揭阳市分别上升16.8、11.5和4.9个百分点(见表9)。

  表8 2007年粤东四市人均GDP情况

市别

人均GDP(元)

折美元(美元)

所处发展阶段

汕头

17048

2241

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期

汕尾

10256

1348

工业化初级阶段初期

潮州

14967

1968

工业化初级阶段中期

揭阳

10339

1359

工业化初级阶段初期


  注:按人民银行公布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均数1︰7.6071折算。

  表9 2000年、2007年粤东四市三次产业比重情况

市别

2000年

2007年

2007年第二产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百分点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汕头

9.9

48.2

41.9

5.6

52.9

41.5

4.7

汕尾

32.3

29.7

38.0

18.5

46.5

35.0

16.8

潮州

19.8

45.9

34.3

7.5

57.4

35.1

11.5

揭阳

20.0

49.7

30.3

13.2

54.6

32.2

4.9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8)》整理

  2、汕头市工业总体规模较大,但综合效益不高。2007年汕头市规模上工业企业数、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大中型企业数,均超过或接近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三个市的总和(见表10)。

  表10 2007年粤东四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市别

工业企业单位数(个)

工业总产值

(亿元)

工业增加值

(亿元)

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数(个)

其中大型企业数(个)

汕头

2122

1067.85

270.75

127

5

汕尾

235

199.05

59.05

29

1

潮州

884

444.89

115.36

51

2

揭阳

1034

583.07

156.23

46

0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8)》整理

  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居第2位,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产品销售率居第4位,综合效益指数居第2位(见表11)。

  表11 2007年粤东四市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情况

市别

总资产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产品销售率(%)

综合指数(%)

汕头

②13.05

④118.61

②41.45

④2.65

②7.48

②78302

④95.99

②167.07

汕尾

11.48

132.80

36.36

3.44

5.99

62455

96.22

158.61

潮州

16.50

123.21

54.95

3.00

5.87

67586

98.28

165.29

揭阳

16.42

132.49

48.58

2.87

7.72

98412

98.11

190.75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8)》整理

  3、汕头市重工业程度较高,但发展速度慢于其他三市。2007年,汕头市重工业占43.63%,比潮州市、揭阳市高,重工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8.94个百分点,但发展速度均慢于其他三市,其中汕尾市发展速度较快,提高了33.88个百分点(见表12)。

  表12 2000年、2007年粤东四市规模上工业轻重工业的比重

市别

2000年

2007年

2007年重工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百分点

轻工业比重

重工业比重

轻工业比重

重工业比重

汕头

65.31

34.69

56.37

43.63

8.94

汕尾

79.15

20.85

45.26

54.73

33.88

潮州

81.60

18.40

57.34

42.66

24.26

揭阳

87.99

12.01

62.22

37.78

25.77


  资料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8)》整理

  4、汕头市名牌数量超过粤东其他三市,但中国名牌产品少于潮州市。2007年汕头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数量,除中国名牌产品比潮州市少外,总数超过其他三市(见表13)。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