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
各级交通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交通“三防”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做好“三防”应急工作事关保障交通“三大建设”、强化世博安保、加强行业管理、维护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行业指导”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规范工作程序,及早准备、及早动员,随时应战,切实做好交通“三防”各项工作。所有交通基层管理部门和从业单位,以及跨海跨江工程、高速公路、重点桥隧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指挥部和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都要建立健全“三防”领导和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同时,要严肃“三防”纪律,对于因失职、工作不力和违反“三防”应急要求而造成人员伤亡、重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一)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单位要根据应急管理法规的要求,修改、完善“三防”应急预案,对台风、冰雪以及可能导致干线公路交通中断、重要航道封航的连阴雨、大雾等气象灾害,要细化完善“防、避、疏、抢、通、救”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制订专门预案。同时要督促基层从业单位,及时修改、完善本单位“三防”应急预案。省厅将尽快修订下发省级交通“三防”预案,进一步明确“三防”应急事件分类、响应等级和厅各职能处室、省级行业管理机构、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并在台风和冬季寒潮来临前,组织制订省级交通防台风预案和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
(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各单位各行业要按照
国务院办公厅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意见,结合本次机构改革,立足实际,摸清情况,梳理问题,抓住“三防”应急队伍配置的难点和薄弱环节,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交通管理部门汇报,求得支持,着力加强交通基层专业应急队伍的建设。重点加强公路保畅抢通、应急养护、路网管理、水路通航、内河库区应急搜救、道路水路应急运输保障、工程建设安全、信息维护和保障、专家技术支持等专业队伍建设。
要继续强化上下联动、区域互助、专群结合、社会动员的社会化应急力量征用体系,按照当地政府及专业应急机构的统一部署,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应急救援、抢险、保通和运输保障的工作机制,合理整合辖区内社会应急资源。
(三)加强应急装备物资建设。要按照“三防”应急要求,结合抗震救灾、奥运安保、抗雪救灾、世博安保等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建设,按照“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统一调配、合理负担”的原则,加强行业物资储备、调度、使用和补充的标准化管理,省级行业机构要督促各管理职能部门及时修编完善应急物资、装备目录,对部分非本行业管理的特种装备,应尽快提出需求,报同级政府应急物资装备牵头部门和上级管理部门。运输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流动性较大的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的应急调度管理,运输保障任务较重的地区和行业,建立应急运输车船目录,并动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