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江西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责任单位:省环境保护厅。

  五、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健康危害诊疗及监测制度

  (十六)建立和健全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应急保障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和健全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应急预案,建立技术、物资(诊疗器械与药品)和人员保障系统,落实值班、报告、处理制度。环境污染健康危害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要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排查污染源,优先保证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停止肇事企业排放污染物;同时要科学合理确定潜在高风险人群,由当地政府指定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健康体检,对确诊患病的人员给予积极治疗,并如实公布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情况,组织做好污染事件的有关善后处理工作。发生的费用由肇事企业承担,不能明确责任主体的,由地方政府妥善解决。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卫生厅、省环境保护厅、企业。

  (十七)建立重点地区健康监测制度。 省直有关部门要指导各地定期对重点防控区域内食品和生活饮用水进行重金属监测,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生物监测。当地政府要建立重金属污染健康监测网络和报告制度,完善环境污染健康危害评价和处置规范,组织开展环境污染所致健康影响调查和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健康危害进行预警,并提出管理与应对措施。

  责任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卫生厅、省环境保护厅。

  (十八)建立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 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对农产品产地重点防控区域实施定点监测,及时掌握产地重金属污染变化趋势。完成全省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分类划分,摸清各类产地安全质量状况,进行产地适宜性评估,划分种植功能区,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六、制定实施有利于污染防治的支持政策

  (十九)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实施“以奖促治”,对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治理,各级财政部门予以支持。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二十)制定相关环境经济政策。 研究制定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责任保证金制度,开展重点防控企业污染保险工作试点。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污染损害赔偿机制。开展相关研究,提高重金属污染物排污缴纳标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