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糖控制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无法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每年一次慢性并发症检查的。
(三)有急性并发症,如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综合症。
(四)存在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眼病、肾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或足病。
(五)手术、围手术期需要血糖调整。
(六)妊娠期糖尿病。
(七)儿童糖尿病及成人1型糖尿病。
八、糖尿病患者诊治和管理
(一)糖尿病饮食指导。
(二)糖尿病知识咨询。
(三)代谢指标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
(四)慢性并发症筛查:根据《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的方法。
1.糖尿病足病:10克压力的尼龙丝检查,128Hz的音叉检查震动觉,用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用棉花絮检查轻触觉,足跟反射,踝/肱动脉血压比值(ABI)*。
2.肾脏病变: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可定于每周统一时间由专人送尿液标本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如每周一上午)。
3.视网膜病变:视力普查、检眼镜检查*、免散瞳眼底拍照*。
4.大血管病变: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带*者均安排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
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
一、视网膜病变筛查
(一)准备工作。
1.宣传教育:应在检查前对被检查者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使被检查者从心理上和生理上达到正常、平静状态,自觉接受检查。
2.时间安排:调查当日,检查人员应先于患者到达现场调查点,被检查者早晨领表抽血后进行眼底检查。
3.检查环境与条件准备。
(1)检查环境应独立于调查现场,宜与人际隔离,有形成暗室的设置,以利眼底拍照,并要求安静、清洁、通风良好,室温保持20-25℃。
(2)现场要有各项设备,如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及相应配套设施,遮眼板、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及相应配套电脑设备,裂隙灯、眼压计并保证完好、有效。
(二)视力检查。
1.检查者耐心仔细对被调查者进行各项眼科病史询问及检查,并做好记录。
2.远视力检查:选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视力表安装为,被调查者取坐位向正前方平视时,眼和视力表1.0的符号在同一水平线上。
检查方法:
(1)被调查者端坐于视力表正前方5米处,用遮眼板遮盖左眼,先检查右眼。
(2)从视力表第一行字开始识别,按照顺序逐步识别第二行、第三行……但每一行的字必须全部准确识别,才移到下一行。
(3)1.0即为正常视力;如被调查者仅看到第一行字,视力为0.1;若被调查者看不到第一行字,嘱其向视力表移位到4.0米处,可看到第一行字,视力为0.08;移到3.0米处,方可看到第一行字,视力为0.06;移位到2.0米处,可看到第一行字,视力为0.04;移位到1.0米处,可看到第一行字,视力为0.02。
(4)当移位到1.0米处,仍看不到第一行字时,嘱被调查者坐回原位,医生将1-2个手指置于被调查者眼前,嘱其数指,如在最远距离33.3厘米(1尺)处可准确看到1-2个手指,则视力为数指33.3厘米。
(5)如被调查者在眼前仍看不到手指,医生将手掌置于被调查者眼前,轻轻左右摆动,被调查者在最远距离33.3厘米处可看到手动,则视力为手动/33.3厘米。
(6)视力为数, 指或手动者,均需检查光感及光定位。
3.近视力检查。
(1)40岁以下,远视力低于1.0,需检查近视力。常用的近视力表有Jaeger近视力表或徐广第近视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