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口生态市建设2009-2010两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自然保护区的设置有效保护了我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对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一定的作用。海口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分别为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3个,分别为海口湾西海岸岸线保护区、永庄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龙塘饮用水源保护区。

  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名录,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六个湿地保护区之一,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红树林及鸟类资源。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红树林资源2065公顷,其中天然林1773公顷。红树林植物13科16属27种,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0%。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于1995年建立,2006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并建立雷琼地质公园,为世界级地质公园,该公园的保护对象为:火山喷发及其周围的各种神奇洞穴(如卧龙洞、仙人洞等)自然地质、地貌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该区面积108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面积约29平方公里,为38座不同类型的火山和30条火山熔岩隧道。该园区物种丰富,马鞍岭以北2至4公里的火山口两侧是茂密的热带原生林。

  海口湾西海岸岸线保护区于1997年经海口市人民政府审批通过建立,位于我市西北部。以西海岸线为基准,东从秀英游泳场起至后海石油储气站;从庆龄大道为起点,向北延伸1.9km,向南扩展100m,占地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该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保护旅游资源,包括保护海口湾西海岸防护林、沿岸景观、优质环境。

  永庄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于1997年经海口市人民政府审批通过建立,位于我市南部,永庄村南500米处,距我市中心区 12公里,占地总面积约9.60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2.90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6.70平方公里。1988年海南松海联合供水公司等筹建永庄水厂,永庄水库为永庄水厂的水源基地。该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永庄水库水质,解决我市西部居民生活用水。

  龙塘饮用水源保护区于2003年经海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划定了龙塘饮用水源地保护区。2005年9月22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划定龙塘饮用水源地保护区。2005年11月25日,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通过《海口市龙塘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并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五)农村环境分析

  我市农业人口87.97万人,农村2135个,耕地2849公顷。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约 6257.76万吨,生活垃圾约19.46万吨。2005年全市耕地农药、化肥使用强度分别是 10.3公斤/公顷和1516.8公斤/公顷。全市水产养殖面积8.63万亩。

  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环保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市根据“科学规划,连片创建,突出特色,深化内涵”的创建思路,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连片创建,到目前为止,全市建成文明生态村982个。占全市自然村的46%,同时,红旗、永东、三江、火山等10个大片区的连片创建初具规模。

  全市累计农村户用沼气户数达到6600多个,大中型、联户型沼气池41个,集中供气农户1013户,推广“猪-沼-草”等生态种植面积2万多亩,既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又实现了农民节支增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