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口市 API指数优于国家一级标准(API≤50)的天数为277天,一级率为75.7%。我市全年没有出现API>100的情况, API<100的天数占全年的百分比为100%。
存在问题:
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受可吸入颗粒物影响较大,当API指数超过一级标准时,首要污染物全部是可吸入颗粒物。
(三)固体废物处理现状分析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基本原则。2008年全市产生工业固体废物2.06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量为13752吨,污泥全部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农用制肥,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2.0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100%。
我市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包括居民垃圾、商业(饮食业、农贸市场等)垃圾、清扫垃圾及少量的其他垃圾(通常是食品业及轻工业的部分工厂垃圾、建筑垃圾及无害化处理后的特殊垃圾等)。2008年度海口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7.34万吨,无害化处理总量为 35.21万吨,处理率为94.30%。
我市现有1个生活垃圾场处理场,即颜春岭垃圾填埋场,总投资为1.3亿元人民币。2001年4月份一期工程全部完工。2004年,二期工程占地208亩的填埋区建设基本完成,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厂完成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海口市垃圾处理能力,2006年投资七千万元人民币建设一个大型垃圾转运站。该项目不仅可以推进垃圾处理的市场化、产业化,而且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我市对垃圾处理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提高一个新阶段。
医院危险废物指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性废物及手术垃圾。2008年度海口市医疗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386.4吨,处理量1386.4吨,处理率为100%,医疗危险废物虽然产生量少,但组成复杂,危害大。目前医院垃圾的处置部分采用先消毒,再又海南益丰达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进行焚烧无害化处理。
海口市对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状况保持良好,由于海口市产业结构和实施清洁能源政策,因此,海口市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很少,都进行了合理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由于海口市医疗卫生行政医主管部门将医疗机构的危险废物的处置情况与医疗机构行政许可挂钩,因此海口市的医疗机构对医疗危险废物的处置十分重视,积极配合,目前统一由海南益丰达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对医疗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置。从整体来看,目前海口市固体废弃物已全部进行综合利用和处理率较高,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加上市委、市政府对垃圾处理问题非常重视,投资完善了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全市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均按照卫生填埋标准进行卫生填埋。
(四)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森林、湿地、海洋等多样生态类型并存是我市生态环境的鲜明特色。我市整个行政区面积2304.8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 830平方公里。
海口市现有的森林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根据森林用地范围、立地条件和区位条件,海口市的森林划分为:自然保护区天然林、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区、公路渠道防护林网、名特优经济林和花卉生产基地等几类。据海口市林业部门统计,2007年新增浆纸林造林面积27058.12亩,海边防护林1468.8亩,路边造林面积6376.9亩,花卉种植面积 4158亩、花梨、沉香等珍贵乡土树2070.6亩。
海口市北面临海,海域面积83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1公里。海口市大部分海岸坡度平缓,岸线开阔连绵,沙岸带沙细洁白,有假日海滩、白沙门海滩、东寨港海滩、桂林洋海滩等海滨风景区和游乐区。港湾与近海还有少许岛礁和潮滩,常年风轻浪平,有多处较为适宜的伴岸泳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