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

  9、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制订完善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支持南村蔬菜批发市场等6处重点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推进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推行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超市+基地”等新型经营模式,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农超对接工程,培育农村经纪人,发展现代流通业态。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发展农业节会经济,办好2010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积极参加山东省在深圳举行的农产品展销会。加强市场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落实菜篮子工程绿色通道政策,降低流通成本。
  三、实施县域经济提升工程,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10、进一步调整优化县域工业结构。优化县域工业布局,做好胶南董家口、平度新河等6个新增工业功能区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争取年内全部达到“七通一平”。制订优惠政策,引导县域产业向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和重点工业功能区集聚,努力形成一批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突出抓好238个县域工业产业振兴项目,确保高速动车组产业化基地、韩国YG公司高速数控刃具等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鼓励县域龙头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年内启动15家企业的搬迁改造。加大定向招商力度,着力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和大型科研院所,首批确定18个县域定向招商项目,争取9个项目年内开工。实施2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行动,支持100家县域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推进10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出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基地转型升级意见,推动通济纺织服装、隐珠手推车等6个特色产业基地向百亿元规模升级。
  11、大力发展县域服务业。加强规划引导,大力发展为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工业园区配套的服务产业,培育董家口港航物流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新的服务业集聚区,完善县域服务业体系。支持发展与农村新型城镇、工业功能区相配套的物流、科技、信息、社区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县域生产性服务业增幅高于整个服务业增幅。强化重点项目支撑,着力发展57个县域服务业重点项目,年内开工15个、竣工9个。加快县域物流业发展,加快推进12个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4个。加大县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力度,编制青岛环城市旅游游憩带规划,扶持乡村旅游向生态、健身、民俗文化和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旅游服务转变,加快推进港中旅海泉湾、宝龙城市广场、胶州少海新城等大项目建设。继续开展山东省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创建工作,年内完成2家旅游强镇创建工作。
  12、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体系。完善县域科技支撑体系,围绕县域主导产业,搭建新材料、纺织机械、食品机械、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检测等区市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开展科技综合服务,促进各类高端要素向县域企业配置。完善县域金融支撑体系,做好县域企业上市工作。完善县域人才支撑体系,实施培训与引进相结合的县域人才支持计划,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加大对技工院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将“金蓝领”培训政策向县域延伸,加大县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以资金扶持、技术支撑、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为重点,落实和完善扶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对平度、莱西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