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技术措施
(一)选择适宜品种。重点选用丰花1号、花育22号、科花1号、花育25号、潍花8号、山花9号等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各县(市、区)高产示范区可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基础、耕作制度等选择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1~3个品种进行集中攻关、展示、示范。
(二)集成组装高产技术。花生高产创建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良种良法配套。在选择确定示范推广品种的同时,各地必须加强栽培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因地制宜集成和组装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主推技术。重点推广花生的标准化机械播种、(半)夏直播、单粒精播、测土配方增施控释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三)落实关键技术。在推广应用花生高产技术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1.深耕翻。通过深耕翻,加厚活土层,创造深、活、松的高产土体。
2.防早衰。春花生防后期脱肥早衰,高产田防化控过度早衰,还要防发病加重早衰。
3.精准施用控释肥。采用配方施肥的方法,确定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数量,其中高产田攻关要增施控释肥。
4.适当晚播晚收。春播花生适当推迟播种和收获期。
5.机械化生产。推广花生机械播种收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播种收获质量,简化作业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6.绿色控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在突出生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掌握适时适期防治,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7.落实抗灾应变技术。各项目区在监控生物性灾害的同时,对旱、涝等灾害性天气,制定处置预案,及时应对自然灾害。
四、具体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工作分六个阶段进行:
(一)备播。2010年2月-4月初,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区规划;部署任务,落实地块、农户;开展技术培训;筛选和引进具有高产潜力花生品种,做好备播工作。
(二)播种。2010年4月下旬-5月上旬,各项目县按照方案要求指导项目区农户按实施方案要求,适期播种。
(三)田间管理。2010年5月中下旬-8月上旬,进行苗情考察,制定花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举办示范户花生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开展管理工作。
(四)观摩交流。2010年8月中旬,召开花生高产创建实施情况现场观摩会,交流花生高产创建活动经验,推动本项活动深入发展。
(五)测产验收。2010年9月上旬,省农业厅将邀请专家对项目区十亩高产攻关田进行(样点)实打,对百亩高产展示方和万亩高产示范片进行样点实打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