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主要任务

  (一)以现有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七大领域新材料。

  1.有色金属合金材料。铝基合金系列产品,依托南宁、百色铝业基地重点发展高纯、高强、高韧和耐高温铝基合金材料,包括航空、汽车与建筑用铝型材及其制品、新型与节能民用及工业铝型材、铝板、铝带、铝箔、铝轮毂、铝铸件、稀土铝绞线、铝塑复合管等铝基合金及复合材料,提高铝产品附加值,到2020年铝基合金材料产能达到200万吨;着力推进南宁南南铝业公司年产30万吨铝板带箔等项目。锡基合金及锡化工系列产品,依托柳州华锡集团等公司重点发展电子无铅焊料、硫酸亚锡、硫酸甲基锡、锡酸锌、焦磷酸亚锡等材料。锑基合金及锑化工系列产品,依托河池有色集团公司重点发展铅锡锑合金、高纯锑、三氧化二锑、五硫化二锑和三硫化二锑等材料。

  2.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ITO靶材系列产品,以柳州高新区为依托,重点发展以铟锡化合物为中心的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镀膜玻璃等材料;推进柳州华锡铟材料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铟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包括锑化铟、砷化铟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电致发光材料、热电材料、复印机感光鼓镀膜材料、太阳能电池光感材料、红外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集成电路的特殊焊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等新材料。磷化铟系列产品,重点发展微波通讯、光纤通讯中的激光光源和太阳能电池材料。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铟基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

  3.纳米粉体材料。重点发展氧化铟粉体材料、氢氧化铟粉体材料、二氧化锆粉体材料、无汞锌粉、纳米级氧化锌、纳米级碳酸钙、纳米有机膨润土、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等粉体材料,使我区部分纳米粉体材料在短期内达到乃至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4.新型建筑材料。利用丰富的石灰岩、高岭土、石英砂、石膏等矿产资源,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等地重点发展防水材料、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环保、节能、多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及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建筑材料。主要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高档玻璃、新型建筑陶瓷和高档卫生洁具、纸面石膏板、轻型复合墙板、多功能防水建材、矿棉制品和吸音板等产品。

  5.新型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天然纤维、环保型涂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特种树脂、粘合剂、阻燃剂、催化剂、试剂等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与共混合复合高分子材料。扶持广西剑麻集团剑麻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开发与应用。

  6.新能源材料。重点发展氢能、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风能的关键材料,包括高能储氢材料、无汞碱锰电池材料、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和汽车用电池泡沫镍材料等,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

  7.环境友好材料。重点发展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净化材料、绿色建筑涂料、新型纸塑材料等。

  重点扶持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年产万吨级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颗粒项目,使之广泛用于生产农膜、购物袋、食品袋、包装袋、垃圾袋等可降解产品,从源头上防治“白色污染”。

  (二)提高新材料产业集中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依托现有工业基础,积极培育我区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及应用体系,通过传统材料产业调整与新材料产业发展相互融合渗透,提高新材料产业的集中度。建立功能各异、重点突出和各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园区或新材料产业基地,发挥其孵化、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在新材料产业空间布局上,规划建设“四个园区、五个基地、六条产业链、七个研究中心”。

  1.“四个园区”。即柳州新材料产业园、河池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贺州稀土材料产业园和北海镍铬新材料产业园。柳州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实施高性能ITO靶材系列产品规模化等铟基材料项目,河池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实施锡基、锑基、锌基合金材料系列产品项目,贺州稀土材料产业园重点实施稀土永磁、稀土发光和稀土功能材料等项目,北海镍铬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实施镍铬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化项目。

  2.“五个基地”。即柳州以华锡铟材料公司铟基材料为主、河池以南丹有色金属合金材料为主、百色以平果铝基合金材料为主、贺州以钟山稀土材料为主、北海以铁山港镍铬合金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通过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产业扩散和辐射效应,实现区内外上下游相关产业配套,推动产业基地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