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字内容服务产业。重点发展数据库业、信息咨询服务业、数字设计和文化创意业。建设公益性信息资源数据库、制造业产品数字化设计平台、产品创新与协同设计平台,推进监理、规划、测试、认证等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三)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面向生产制造、商贸流通、金融、农村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卫星导航及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业。
(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设立现代信息服务业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面向行业和区域(专业镇、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等)的各类现代信息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的新兴产业,提高工业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一是积极培育新显示、新光源、新能源、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以及软件产业等“四新一软”新兴产业,以及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元器件、电子专用材料和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基础产业,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家电、通信设备、数码娱乐、数字家庭等产品上的渗透融合,推进工业产品开发、设计和创新的信息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二是积极推动核心基础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力争在我市具有优势的数控机床、智能仪表、自控设备、纺织机械、工程机械设备、交通机械、电力设施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三是立足我市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智能控制产品,围绕汽车电子、纺织电子、医疗电子、机床电子、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对重大装备的配套能力,拉长工业产品制造业产业链。
(二)深化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促进工业化发展。一是把培植数字内容服务产业作为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突破点,积极推进文化传媒、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发展数字化产品,带动动漫、网络游戏、围绕3G应用的软件项目、网络出版等多媒体内容产业的发展,建设特色网站和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信息内容产品及高效优质服务,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信息内容服务品牌。二是加快突破RFID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读写器设计、软件设计、应用开发等关键技术,推动RFID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链形成。鼓励RFID技术在公共安全、物品跟踪、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三是加快信息化与生产、消费服务的融合,重点提升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工业设计和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