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措施:成立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专班,尽快开展工作;研究出台承接产业转移统计制度和考核体系,将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纳入省政府考核目标管理。
牵头负责领导:孙志刚
牵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编办、省政府办公厅、省审计厅、省统计局、省政府政研室等。
26.扎实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
年度目标:认真做好我省与中央企业签订的372个合作发展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建立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主要措施: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大力推进合同项目开工建设,抓好协议项目、意向性项目转化工作,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全面深化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抓紧完善相关手续,促进双方落实项目合同,全面加快77个合同项目的开工进程。继续抓好157个协议项目和138个意向性项目的深入衔接工作,力争一批协议项目和意向项目转化为合同项目。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及时了解各市、省属企业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的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合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有领导牵头抓总、有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有专项经费予以保障,推进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长期化、经常化。
牵头负责领导:黄海嵩
牵头责任单位:省国资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地税局、省政府金融办、省国税局,各市政府等。
27.推进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
年度目标:实际利用外资和省外资金实现平稳增长。
主要措施:
(1)加快推进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对接,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合作组和协调会。
牵头负责领导:孙志刚
牵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等。
(2)创新引资方式,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重点推行产业链招商,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认真办好第六届徽商大会,积极参与第十四届投洽会、第五届中博会,切实筹划好赴美国、港台、东盟等境外专题招商活动。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推动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及生产、研发中心入驻我省。全面推进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合作,继续加强与珠三角、环渤海、海峡西岸及西部地区的经贸合作,全面推进与国(境)外特别是对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
牵头负责领导:文海英
牵头责任单位:省商务厅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外办等。
28.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
年度目标:全力推进我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平台,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主要措施:全力推进世博安徽馆的施工布展工作;3月底前开通网上世博会安徽馆,努力办好6月23-27日举行的“安徽周”活动;积极举办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地方精品、科技成果、安徽省旅游景点形象展等展览展示,举办全省世博知识竞赛、世博形象大使选拔赛以及世博会志愿者选拔等活动;精心筹划世博旅游线路,深入开展世博旅游推介。
牵头负责领导:文海英
牵头责任单位:省贸促会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29.深入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年度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60%的乡镇建立起土地流转服务平台,7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仲裁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3万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1万个。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深化采伐制度和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林业要素市场建设。
主要措施:
(1)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推进农机作业、种子统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农村沼气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继续抓好6个省级试点县试点工作,重点在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森林保险、采伐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开展《安徽省林权管理条例》立法工作。
牵头负责领导:赵树丛
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省林业厅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工商局、省法制办、省政府金融办、省供销社等。
(2)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发展农民基金互助合作。申报实施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
牵头负责领导:邵国荷
牵头责任单位:省农委
协同配合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工商局、省政府金融办、省银监局等。
30.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年度目标:继续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退位步伐,基本完成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任务。
主要措施:引进1-2户战略投资者,完成省旅游集团等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完成省属重点外贸企业的改制工作,完成淮北矿业煤业公司等一批省属企业核心子公司改制重组工作。重点在已改制的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层面,面向同业国际知名公司和国内行业排头兵企业,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的有利时机,着眼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引导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发展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对列入全省“十一五”国有企业改革规划、尚未改革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采取出售改制一批、兼并收购一批、嫁接改造一批、剥离分立一批、零资产转让一批、摘帽换牌一批、破产退出一批等“七个一批”的改革措施,向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牵头负责领导:黄海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