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关于轻微刑事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十八条 对涉及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以及当事人要求不公开调解的案件,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不公开调解。

  第十九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关注双方当事人矛盾纠纷的发展动向,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向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报告。

  第二十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应当在接受委托后10日内调解结案,如在规定期间内不能调解结案的,应当终止调解,并将事由书面告知人民检察院,移交人民检察院依法处理。疑难、复杂的案件,经当事人申请,并征得人民检察院同意,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将调解的期限适度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0日。

  第二十一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的,应当制作规范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在结案后3日内将人民调解结果反馈函、人民调解协议书、相关证据材料和人民调解协议履行情况等及时移送人民检察院;并将人民调解协议书报县(市、区)司法局备案。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刑事和解或不同意继续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将人民调解结果反馈函和相关案件材料送达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二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经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且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第二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人民调解协议有效,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要求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确需提起公诉的,应当提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量刑建议,并将人民调解协议一并移送人民法院。

  第二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对达成刑事和解案件依法作出处理后,应及时告知人民调解组织案件处理结果,并将起诉书、不起诉决定书等相关法律文书送达人民调解组织。

  第二十五条 对于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达成刑事和解的案件,在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要求公安机关撤案后,人民检察院和人民调解组织应当在3个月内联合跟踪回访,重点是未成年人和在校学生犯罪等案件,以了解其教育矫正情况。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