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保障措施。
(一)整合资金,集中扶持。通过扶持苹果产业发展项目,整合省级相关部门扶持资金,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统一安排,集中使用,有效解决苹果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二)严格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由项目县苹果产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出资部门进行监管,严格按照各渠道资金的管理办法和程序逐级申报。资金管理要按照《甘肃省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纳入“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特设专户”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扶贫资金用于国家和省级贫困县苹果生产基地建设,资金按照《甘肃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拨付实施。省、市苹果产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发改、扶贫部门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通报,并视问题大小和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三)靠实责任,强化生产技术培训。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会同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组织苹果技术研发和生产环节的技术推广,组织开展市县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联合市、县做好果农技术培训。指导办好各类标准化示范点,创新推广模式,搞好技术服务。
(四)扩大宣传,打造苹果知名品牌。立足苹果优势产区,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培育我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苹果产业品牌,依靠品牌开拓市场特别是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苹果无公害、绿色、有机、GAP生产、地理标志产品等认证和保护工作,打造甘肃苹果精品和名牌产品。严格执行《甘肃省获得名牌产品企业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创立名牌产品。积极举办和组织企业参与各类果品推介、展览、展销、交易活动,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大力宣传优质苹果的营养和保健功效,开发功能营养果品及精深加工产品,引导消费,提高苹果消费量,增加整体效益。
(五)加强领导,全力推进产业发展。主产区市、县要建立苹果产业一套组织班子、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形成一批扶持政策、建立一支科技支撑队伍的工作机制。要以财政扶持资金为引导,加大信贷资金和社会各类资金的投入,支持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附件:
全省18个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2008年生产情况表
单位:万亩、万吨、亿元
市 县、区 面积 产量 产值 主栽品种
平凉市
静宁县 49.86 22.60 4.00 富士系良种、秦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