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2010)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软件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17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软件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0%左右;软件服务外包突破10亿美元,力争培育出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和员工过万人的大型软件服务企业,新增上市企业10家;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软件和核心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占90%以上;高端、复合型和适用型人才明显增加,软件服务业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软件服务业与工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对调结构转方式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全市软件服务业整体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中国软件名城。
  (三)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按照中国软件名城的标准要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结合我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综合体建设,高起点规划全市软件服务业布局,科学布局各县(市)区、各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快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2.资源互补、协同合作。充分利用部省市协同推进济南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的有利契机,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建立部省市协同工作机制,共同促进软件服务业快速发展。3.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紧紧围绕我市调结构转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规划建设一批软件服务业基地和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软件服务业项目。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促进力度和重点技术领域的科技攻关,巩固优势龙头产业,培育新兴特色产业,进一步开拓软件服务业国际市场,不断提升软件服务业核心竞争力。4.加强引导,突出特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和协调推动,充分发挥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的合力。充分发挥我市人才、文化、交通等资源优势,进一步巩固发展中间件、信息安全、行业应用软件等优势产业,大力扶持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等新兴特色产业。5.以用兴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对软件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把握调结构转方式带来的应用需求,积极开拓内需市场,加快形成软件服务业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协调互动机制,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三、加强产业载体建设,科学打造发展布局
  (一)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布局。扶持壮大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基地、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与生产基地、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中日IT桥梁工程师交流示范基地等5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以齐鲁软件园为核心的软件研发生产核心区、以山大路科技商务区和历下软件园为依托的软件应用孵化区、以齐鲁软件学院和大学科技园为基础的软件人才教育培训区、以长清软件园为重点的数字创意示范区以及济南高新区新区、济南经济开发区、明水经济开发区、济北经济开发区、槐荫工业园区等园区为重点的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区,合力打造中国软件名城,形成“一城五区”的软件城空间布局。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