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陇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陇南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通知


  四、人居环境整洁卫生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治理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棚圈乱搭,畜禽乱放等现象,对村组道路、居民街道、房前屋后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同时,大力开展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厨等工作,到2015年,使得全市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实现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

  五、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

  加强对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推广平衡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到2015年,使得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第四章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第一节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一、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工程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全力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禁止随意倾倒垃圾、随意堆肥和简易填埋处理垃圾。规划到2013年力争普及生活垃圾收集和回收;首先在859个灾后重建村庄和乡镇重点村庄建设简易垃圾收集回收设施;到2015年,全市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达到60%。全市城乡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永久保洁”。加强农村医疗垃圾的监管和处理,做到单独收集、统一处理。

  (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工程

  农村生活垃圾首先要进行简易分类,即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有机垃圾要尽可能转化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可采取袋装化、桶装化或砖砌箱装收集。该工程面向全市逐步实施。

  (三)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工程

  各镇建立专业环卫保洁管理队伍,负责镇区内(包括自然集镇区域)及交通干道两侧垃圾清运和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各村建立保洁队伍,负责本村范围内农户、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清运和公共区域保洁。全面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与运转体系。到2015年,所有行政村设置垃圾箱、聘用保洁员,镇有垃圾转运车,保障垃圾的统一集中焚烧处理或填埋。各乡镇根据实际需要分别设置1-3座垃圾中转站,中心村及其他大型农村居民点设置垃圾收运点。各村(居委会)负责选点建设垃圾池,组织落实保洁人员和设备,将属地范围内的生活垃圾统一清运至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并负责对本村(居委会)保洁人员进行管理考核。

  (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地区合理选择不同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案。对于目前垃圾清运还存在困难的村庄,可暂时废弃的沟、塘进行卫生填埋。对于其中的有机垃圾尽量通过堆肥、生物处理等方式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就陇南市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暂时还是只能以卫生填埋为基础,到2015年,力争大部分实现集中处理。

  (五)配齐保洁队伍、配全硬件设施

  (1)建立专业环卫保洁队伍。环卫保洁员按大村2人配备,小村1人配备。

  (2)加强镇、村两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镇级必须配建垃圾填埋场,有条件的建设规范化垃圾填埋场;有条件的村要有垃圾填埋场,没有条件的村要合理设置垃圾收集房(点)和中转站。

  (3)配备必要的保洁工具。采取垃圾袋装化处理的村,须配置保洁三轮车2-4辆和卫生消毒等设施设备,平均每村0.5-1万元;采取垃圾桶装化处理的村,须配置垃圾桶60-240个(或砖砌垃圾箱15-60个)、保洁三轮车2-4辆和卫生消毒等设施设备,平均每村2-4万元;本村无垃圾填埋场的要市场化运作,以农民自备的拖拉机为主体,实行运输承包制,签订责任状,并核定单位运价,确保各垃圾转运站及时清运。

  (六)资金投入

  垃圾箱建设、机动垃圾运输车、人力垃圾车、卫生保洁员聘用、垃圾处理等,约需投入资金78000万元。

  二、农村厕所改造工程

  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市农村新建房屋全部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对旧式住房加快“一池三改”步伐。推广以“猪-沼-菜(渔、林果)”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良性循环模式,实现家居清洁化、庭院资源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严禁秸秆焚烧。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养畜、生产食用菌等技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

  (一)规划目标

  到2015年,全市农村改厕完成率达到60%以上。农村改厕新增受益15万户。其中,卫生改厕13万户,新建房配套2万户,新建房配套改厕率应达100%,“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1000户。

  (二)厕所改建标准

  厕所改建要结合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按农村“一池三改”建设规范要求建设。厕所要干净卫生,与沼气池、猪圈(舍)一体设计,要求安装蹲便器,粪便自流入池,有条件的要建设沼液循环冲洗式厕所。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