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漳州沿海大通道龙海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闽发改交能〔2009〕1212号)
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你委《关于上报漳州沿海大通道(滨海以及疏港公路)龙海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漳发改交能【2009】22号)及有关附件悉。2009年8月我委组织审查了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题会议纪要【2009】55号),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对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修编。经研究,现对该项目可研批复如下:
一、漳州市海岸线较长、深水岸线较多,漳州沿海公路通道建设对促进漳州市港口经济发展、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漳州沿海公路通道龙海段建设对促进南太武新城发展、提高厦门港后石港区集疏运条件、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带动项目沿线土地开发和增强国防交通应急保障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建设漳州沿海公路通道龙海段是必要的。
二、漳州沿海公路通道龙海段起于龙海市港尾(与招银疏港高速公路接线顺接),经规划的南太武滨海新城、石坑、卓岐村、后石港区、白坑、镇海、红星村、白塘村,终于龙海市隆教乡南透村(与漳浦县交界处,顺接沿海大通道漳浦段),路线全长29.7公里。
根据路网规划、沿线城镇分布、港口规划及交通量预测结果,同意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鉴于本项目作为厦门港后石港区重要的疏港道路,同意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结合南太武新城发展规划、港口规划情况,同意项目起点至后石港区塔角作业区(约7.1公里)路基宽度按城市规划红线宽度50米控制,后石港区塔角作业区至港尾白坑段(约8.6公里)路基宽度32米,其余路段路基宽度24.5米。全线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公路-Ⅰ级,其他技术指标按照交通部颁布的《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三、下阶段设计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本项目部分路段地质条件较差,下阶段设计中要加强地质勘探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与规划南太武新城、后石港区、火山地质公园等规划的衔接,做好与漳州港尾铁路、招银疏港高速公路的衔接,确保便捷顺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