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通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建设地震灾情速报呼叫中心和地震应急短信息平台系统,完善地震灾害信息接报机制和服务机制。适时建设市级灾害紧急救援队,提升我市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区县防震减灾部门自身能力建设,各区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地震工作部门的地震应急装备建设,配备车辆、通讯设备等地震应急装备,不断提升区县地震工作部门的综合应急能力。
各级政府、市级各部门要认真按照《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震应急工作的通知》﹙市政发﹝2008﹞7号﹚的要求,做好各自的地震应急工作,市政府将适时进行全市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六)不断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要在建成地震监测台站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市、区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示范点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地震知识宣传教育。继续推进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
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强化防震减灾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不断增强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不断完善地震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预案,加大防震减灾信息发布力度,营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舆论氛围。加强防震减灾先进文化建设,精心筹划防震减灾文化产品。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财富集中,是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领导、重点监视、周密设防。重点监视防御区所在区县政府要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领导体系,充分发挥各级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作用,制定本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实施方案,定期研究和解决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能力。要根据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战略任务,规划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项目,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防震减灾要求相适应的资金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要在“十五”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各级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
(二)加强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