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发展5N级以上高纯硅冶金法生产,控制高纯硅的硼、磷等杂质元素含量,高档中厚铝板生产;铝带高速冷轧、铝板坯黑兹列特连铸连轧、铜箔生产、烟气制酸;铜、铅、锌冶炼余热利用;废渣、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应用;串级萃取分离法生产高纯稀土,使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工艺装备回收再生铜、铝、铅锌等;有效利用共生、低品位、难选冶的矿产资源,深部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红土型镍矿高效利用。
二、石化产业
石化:加快湄洲湾、漳州古雷两大石化基地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以湄洲湾、漳州古雷为依托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湄洲湾石化基地: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以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为先导,向湄洲湾北岸拓展,以上游带动中下游延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发展,提升区域内石化产业发展规模和聚集能力;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全面动工建设80万吨/年对二甲苯(PX)及15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争取2011年上半年全面建成投产;福州江阴开发区化工专区:承接福州市区化工企业战略性搬迁转移,结合福建东南电化和福州耀隆化工公司搬迁,积极推进中国化工集团CPP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促进石化龙头项目建设,带动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新型化工材料、新型纺织材料等发展,大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支持大型石化物流市场建设;推动低碳石化工业发展,鼓励企业利用煤基燃料替换油品资源,发展石化产品的生产改造。
化工:支持氯碱等传统化工企业进入专业集中区发展,推进企业原料互供及公用工程共建,进行产品升级、内涵提升搬迁改造;鼓励化肥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支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发展高效低毒的除草剂、杀虫剂等新农药品种;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氟聚合物、专用白碳黑等产品附加值高的氟、硅新产品;推进绿色、安全的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合成胶粘剂、表面活性剂、医药中间体、酶化工产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提高化工精细产品化率。
三、汽车产业
支持汽车整车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联合重组,提升优势,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和开发性能先进、适应市场需求的小排量汽车和乘用车,加快研发节能环保混合动力客车等新能源汽车,促进载重车、专用车等各具特色的汽车整车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加强两岸汽车产业设计研发合作,积极推动台湾设计研发力量转移来闽;鼓励我省客车生产企业到台湾设立总装厂;汽车零部件工业,重点推动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提高配套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客车混合动力总成的产业化;围绕“奔驰”和“三菱”品牌,推进车辆零部件地产化工作,提高省内配套率;支持建立汽车零部件生产集中区,承接台湾汽车零部件(含汽车电子、车载资通讯)的产业转移,带动我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提升。
四、船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