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学研联合主攻十大产业,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
围绕十大重点产业,组织实施若干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联合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一批产业基地,培育企业、延伸产业、壮大园区,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1.改造提升四大优势产业。
洁净煤产业。依托淮南矿业集团、淮化集团、安徽理工大学等,重点突破“两淮”地区深厚冲击层千米深井特殊施工、瓦斯综合治理、煤层气抽采储运和低浓度瓦斯混燃发电等技术,保证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突破高灰熔点煤气化、煤基合成甲醇和二甲醚、热电气多联产等技术,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加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和煤矿废水、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建立煤化工产业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到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高性能材料产业。依托马钢公司、铜陵有色公司、黄山永新公司、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鑫意玻璃公司、开尔纳米公司等,重点开发高档汽车家电用薄板、动车组车轮、高精铜板带、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等高性能金属材料;发挥我省石英砂资源优势,研发超白玻璃、IT0导电膜玻璃、节能玻璃等玻璃新材料;研究抗静电、耐高温、高阻隔等技术,开发新型包装材料和工程塑料;加强纳米材料在橡胶、塑料、涂料等产品中的应用。建立玻璃新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等产业基地和铜加工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到2015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安徽叉车集团、合肥锻压集团、芜湖恒升公司、巨一自动化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加强数字化设计及制造、在线检测及监控、精密控制、近净成形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电动平衡式环保叉车、大型液压机、机械压力机、高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通用机械和水泥生产装备等产品;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实现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国产化。建立高档数控装备、新型工程机械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到2015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信息家电产业。依托美菱公司、荣事达公司、合肥海尔公司、格力电器合肥公司、安徽康佳电器公司等,加快变频、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短程通信、嵌入式技术在家电中的应用,开发数字高清电视、机顶盒、智能模糊洗衣机、地热式中央空调等新产品,发展各类信息小家电产品和配套产业,推进家用电器升级换代,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由“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建立现代家电产业基地和信息家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到2015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