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宣传主题突出。(5分)
2.全市上送省电台、电视台播出稿件410篇(条)以上,上送中央电台、电视台播出10篇(条)。(8分)
3.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在省以上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中获奖8件以上。(7分)
4.基本完成平凉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改造。(10分)
5.指导督促完成“十一五”第一阶段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3088处,其中:泾川县1200处、静宁县1076处、华亭县448处、崇信县364处。(10分)
6.加强平凉城区经销、安装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备设施市场的清理、整顿、监管工作。(5分)
7.督促指导市、县(区)两级广电播出传输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各项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和传输。(5分)
市体育局
1.积极申办2014年甘肃省第十三届运动会。(10分)
2.做好我市备战甘肃省第十二届运动会运动员选拔、注册、集训、资格赛、责任书签订等工作。(10分)
3.组织开展好元旦、春节全民健身、新春拜年、全民健身日、庆国庆等五项群众性体育活动。(10分)
4.举办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搞好四项年度市级补助性比赛,指导七县区各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10分)
5.体育彩票发行确保完成3000万元,力争3100万元。(10分)
市统计局
1.精心组织,确保进度,全面完成各项普查调查工作任务。(8分)
2.明确重点,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统计服务水平。(7分)
3.完善措施,规范业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7分)
4.严格标准,规范建设,扎实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7分)
5.搞好宣传,依法监管,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7分)
6.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大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7分)
7.提高素质,加强管理,促进统计队伍建设上台阶。(7分)
市安监局
一、主要指标(25分)
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省上下达的131人以内(15分)。不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5分),工矿商贸企业不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5分)。
二、重点工作(25分)
1.进一步落实“两个主体责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2.5分)
2.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和措施。(2.5分)
3.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继续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2.5分)
4.认真抓好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及年审检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率达到100%,年检率达100%,发证率达100%。(2.5分)
5.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凡需要进行“三同时”审查(核准)的项目,必须全部进行审查。(2.5分)
6.加强监督检查,全年组织3次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做好重大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工作。全面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全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档案。(2.5分)
7.加强重点行业监管,组织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专项整治,督促协调道路交通、煤矿、消防、建筑施工专项整治。(2.5分)
8.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培训工程,将安全生产教育纳入干部大范围培训,全年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1300人以上、复审培训300人以上。(2.5分)
9.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快市、县(区)、重点行业和企业三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组织一次全市应急救援演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收缴工作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2.5分)
10.做好事故统计报告工作,不发生隐瞒或延迟上报;严格事故查处,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当年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事故要在规定期限内结案,结案率达100%。(2.5分)
市物价局
1.认真落实各项价格改革措施,适度控制出台调价项目,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工作,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力争控制在5%左右。(10分)
2.认真落实教育、医疗各项收费政策,加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廉租住房租金和物业收费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10分)
3.扎实开展价格收费监督检查,完成省市确定的各项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任务,加大市场巡查力度,积极做好价格举报工作,维护市场价格秩序。(10分)
4.继续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和价格诚信体系建设活动,大力推进明码标价,积极倡导明码实价,积极开展诚信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对诚信单位的管理,实行价格信用等级晋级制度。(10分)
5.不断加强价格认证、成本调查和成本监审工作,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成本调查和成本监审工作任务,努力提高工作水平。(10分)
市粮食局
1.强化购销,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0分)
2.强化调控,确保粮食供给稳定安全。(10分)
3.强化监督,确保市场流通有序和食品安全。(5分)
4.强化调度,确保项目建设稳步发展。(5分)
5.强化措施,确保军粮整体保障能力。(5分)
6.强化落实,确保清仓查库、安全储粮万无一失。(5分)
7.强化管理,确保国有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5分)
8.强化责任,确保党的建设、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5分)
市乡企(民营)局
一、经济目标(20分)
1.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2%,达到55亿元;出口交货值达到7100万元,增长15%。(10分)
2.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68亿元,增长11%。(10分)
二、重点工作(20分)
1.继续抓好乡洽会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全市新上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120个,新增投资过1000万元项目10个,过5000万元项目5个。(10分)
2.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议试点活动,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机构建设,推进人才、技术、融资等其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5分)
3.积极衔接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促进全市第三产业发展。(5分)
三、具体工作(10分)
1.继续营造良好的招商创业、政务法制、投资舆论环境,切实抓好市委发展非公经济28条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2分)
2.做好百强民营企业创业工程的摸底、筛选、评定、建库和调度管理工作,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年新增营业收入过千万元企业10户,过五千万元企业5户。(2分)
3.全年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和52户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调度管理,扶持西开、景兴、恒兴、通达等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泾川福润肉禽屠宰加工、旭康冻干肉制品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2分)
4.大力开展项目进园区、配套进园区、服务进园区“三进”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园区规划、提升配套功能,积极培育乡企民企、中小企业三级发展平台。(2分)
5.积极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和科技创新计划,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多层次培训和人才对接聘用活动,全年培训职工8000人(次);年内培育省级名牌产品1个,评定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1户,科技进步示范企业2户。(2分)
市农办(扶贫办)
一、经济目标(10分)
1.农业增加值增长8%,达到42亿元。(4分)
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达到2750元;果菜、草蓄、劳务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提升到80%以上。(3分)
3.当年完成解决贫困人口4.2万人。(3分)
二、重点工作(30分)
1.抓好综合协调服务工作。一是坚持牵好头,服好务,抓好农口部门的综合协调,强化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抓好综合性工作:①筹备召开好全市农村工作会,②起草并印发《关于2009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③高质量编制《农村工作手册》,④做好第二批龙头企业的认定授牌工作,⑤与乡企局合作扶持西开、景兴、恒兴、通达等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泾川福润肉食屠宰加工、旭康冻干肉制品等项目建设进度;二是抓好督查考核工作。①坚持做到定期督查和有机督查相结合,重点工作督查和专项工作督查相结合,②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督促检查,并在工作指导上下大功夫,③制定好农村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并牵头完成考核任务。(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