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度市政府部门工作责任目标的通知


  6.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重点培育农村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积极扶持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3分)

  7.完成平凉与定西、平凉与白银边界线联合检查任务;推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实施,建立市、县(区)两级地名数据库。(3分)

  二、省市兴办实事(8分)

  1.完成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提标扩面任务。(3分)

  2.年内建成泾川县高平中心敬老院和灵台县什字中心敬老院。(3分)

  3.建成泾川、庄浪、崇信三个县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2分)

  三、有关工作责任书(10分)

  1.年内完成17个县级社会福利设施重建项目。(5分)

  2.开建县级以上社会福利设施重建和救灾物资储备库。(5分)

市司法局

  一、普法依法治理(10分)

  1.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任务。(3分)

  2.开展“法律七进”整体推进工程,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4分)

  3.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法治乡镇”创建活动。(3分)

  二、法律服务(10分)

  1.在全市法律服务机构广泛组织开展“便民法律服务行动”。(2分)

  2.组织开展律师公证服务进乡村专项活动。(2分)

  3.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2分)

  4.做好司法考试考务工作,确保平凉考区司法考试工作顺利完成。(2分)

  5.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行为和市场秩序,提高鉴定质量。(2分)

  三、基层工作(10分)

  1.开展“五好司法所”和省级、市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2分)

  2.指导县(区)司法局分期分批对乡镇司法助理员特别是新任司法所长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2分)

  3.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年”活动,使全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到98%以上,成功率达到95%以上。(2分)

  4.争取国债资金60多万元,新建10个规范化基层司法所。(2分)

  5.全面落实帮教安置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安置帮教实体建设,使全市“两释”人员安置率上升1个百分点,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2分)

  四、禁毒工作(10分)

  1.开展禁毒法制宣传教育,并将禁毒法制宣传教育纳入“五五”普法教育规划。(1分)

  2.对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援助,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吸毒人员的登记工作。(1分)

  3.协调有关部门和社区(村委会)做好涉毒刑释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帮助、引导、扶助刑释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预防、减少复吸和重新犯罪。(2分)

  4.落实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帮教安置办与县级公安机关户政(治安)部门每季度核对一次涉毒刑释人员报到和回接名单的工作通报制度,做到互通情况,互相配合,各尽其责,做好衔接帮教工作。(2分)

  5.结合实际,制定下发禁毒工作安排计划, 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禁毒工作,每半年和年终分别向市禁毒办报告涉毒刑释人员出狱人数与回接人数。(2分)

  6.按照市禁毒委要求参加禁毒委员会会议及各项活动,11月底前,向市禁毒委员会提交《2009年禁毒工作责任书》执行情况专题报告,接受市禁毒委员会的年度考核评定。(2分)

  五、语言文字工作(10分)

  1.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列入全民普法计划。制定下发本系统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意见。有分管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领导,有专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干部。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常规管理,制度健全,要求明确,有检查落实措施。将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要点或计划,列为职工考核的一项内容。(3分)

  2.按规定组织本系统和本机关人员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并达到80%以上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普通话成为日常工作和服务用语。(2分)

  3.公文、印章、信笺、信封、文头纸等各种印刷办公用品用字规范,名称牌、指示牌、标牌、电子屏幕、印刷体的标语(牌)、宣传栏、公告栏及办公室环境等用字规范,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文字。规范字成为日常工作和服务用字。(3分)

  4.10月底前向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2分)

市财政局

  一、主要经济指标(20分)

  2009年全市地方收入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10%;全市总支出增长35%。

  二、重点工作(30分)

  1.全力以赴组织收入。坚持一手抓税收征管,一手抓非税管理,加强对重点行业、纳税大户生产经营的监控和重点县(区)的调度,确保均衡入库,努力实现应收尽收;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金库或财政专户。(5分)

  2.多措并举加快支出。严格落实《甘肃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均衡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提高财政支出的时效性和均衡性,着力保障重点支出及时到位和省市惠民实事资金需求。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和财政支出管理长效机制,对预算安排的专项,确保6月底、9月底前,下达比例不低于60%和90%;上级下达的专项, 11月底前全部下达完毕,确保当年全部实现支出。(5分)

  3.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力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达到40亿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达到18亿元。具体目标是:农业产业化、林果、畜牧等资金增长15%以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舍维修改造等资金增长20%以上;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金增长2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建设资金增长10%以上;道路建设、农田水利、灌区改造、安全饮水等资金增长20%以上。(5分)

  4.集中财力保障民生。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二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国家在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大力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三是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设乡镇农村卫生室20个;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改进和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扶持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继续做好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工作。五是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六是集中力量办好省上确定的12件和市上确定的10件惠民实事。(5分)

  5.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全面启动实施“一册明,一折统”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切实做好“家电下乡”的各项服务工作。研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配置办法。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乡财县管、农村综合等各项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运行效率。(5分)

  6.加强管理抓好队伍。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一流”的树形象活动;二是以开展市直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机关思想作风整顿;三是大力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四是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党性观念和纪律观念,;五是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六是加强财政信息报送工作,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密切跟踪信息动态,全年报送财政信息121篇。(5分)

市人事局

  1.突出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技工队伍建设。全力组织实施“产业人才集聚工程”、“人才智力援助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着力提升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继续抓好高级专家对口帮扶工作,全力支持泾川县飞云乡元朝村红富士苹果试验基地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按照《甘肃省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省委办发〔2008〕117号),紧扣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出台我市领军人才实施办法,分层次建立起平凉市领军人才队伍。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工作,年内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600人(次)。严格执行《平凉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管理试行办法》,积极改进考核手段,圆满完成2009年技术工人岗位(等级)培训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技术工人考核管理水平。(7.5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