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体育局等部门关于切实加强乒乓球传统学校建设全面提升乒乓球运动水平实施意见的通知

  乒乓球传统学校实施梯队式管理和训练制度。按照三级年龄梯队,每级梯队不少于5名运动员的标准构建训练网络。要始终坚持贯彻“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建校原则,规范训练模式,科学制定年度教学训练计划。各传统学校要充分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集中训练,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三集中”的乒乓球训练体系。各学校重点运动员每周训练应不少于3次,每次训练不少于90分钟。要根据乒乓球项目的特点,加强科学选材,注重对学龄前儿童的培养,为小学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输送后备人才。要遵循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生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及时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建立档案,将优秀苗子选拔到各级梯队中来。

  (四)创新乒乓球人才选送竞赛机制

  要把培养和选拔优秀乒乓球运动人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通过加强创建乒乓球传统学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的建设来培养和发现人才,通过完善乒乓球项目竞赛机制来锻炼和选送优秀人才。2010年起,建立市乒乓球传统学校联赛制度,全市每年组织一次小学生、初中生乒乓球项目竞赛,条件成熟后过渡到升降级比赛;启动全市四星级高中和高中生乒乓球项目竞赛。各乒乓球传统学校要每季度组织一次乒乓球比赛,并按比赛成绩记分排名,作为组队参加更高级别各类比赛的依据,为高水平乒乓球人才脱颖而出奠定基础。实施乒乓球特长生照顾政策,对列入选材苗子的乒乓球选手,可直接进入乒乓球传统小学或初中校学习;初中毕业升入高一级学校时,对市级以上(含市级)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六名队员,团体赛获得前三名的主力队员,乒乓球传统高中校可实行对口倾斜录取。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增强责任

  加强体育传统学校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提高业余训练水平,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体育传统学校建设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合理配置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我市加强乒乓球传统学校项目建设是更快更好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突破性途径,是建立在乒乓球培养训练良好条件和人才优势基础上的战略选择。为此,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强乒乓球传统学校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体教结合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乒乓球后备人才的新方法,努力开创我市乒乓球传统学校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