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5.集聚发展。到2012年,优势集聚区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65%;形成15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到2015年,优势集聚区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0%;形成15个产值超过200亿元的企业。到2020年,优势集聚区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90%以上。
  6.生态环保。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加快现有养殖场区标准化改造,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处理水平;新建达到规定规模的养殖场全面建设污染处理设施,规模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达标排放。

  三、产业布局

  依托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种优势,围绕粮食核心区建设,结合各地畜牧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粮食、土地、水等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积极建设生猪、奶牛、肉牛、家禽、肉羊五大产业优势集聚区,带动全省畜牧业快速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突出特色、竞相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一)现代生猪产业优势集聚区。我省是养猪大省,养猪业在畜牧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省养猪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数量、质量、规模的同步发展。2008年全省生猪存栏4462万头、出栏4847.9万头,分别居全国第二、三位;猪肉产量367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63%;生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5%。全省规模以上生猪加工企业达到199家,加工能力达到465万吨。但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我省生猪产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产销衔接不紧密,产业化水平不高。

  区域布局:生猪传统产区主要包括京广铁路沿线、南阳盆地和豫东平原的济源市和新郑市、荥阳市、通许县、尉氏县、杞县、汤阴县、安阳县、林州市、叶县、汝州市、禹州市、许昌县、鄢陵县、长葛市、襄城县、漯河市郾城区、漯河市召陵区、舞阳县、临颍县、辉县市、卫辉市、延津县、长垣县、封丘县、浚县、正阳县、西平县、确山县、汝南县、上蔡县、遂平县、新蔡县、邓州市、唐河县、内乡县、镇平县、新野县、固始县、太康县、商水县、淮阳县、鹿邑县、沈丘县、西华县、项城市、永城市、虞城县、柘城县、商丘市睢阳区、民权县等50个县(市、区);潜力开发区主要包括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的新安县、偃师市、嵩县、伊川县、汝阳县、南召县、社旗县、桐柏县、方城县、鲁山县、渑池县、泌阳县、罗山县、潢川县、息县、淮滨县、光山县、新县等18个县(市、区)。

  发展目标:到2020年,区域内生猪存栏4100万头、出栏6150万头,分别占全省总量4930万头、7500万头的83%、82%;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产业化率达到65%。

  发展路径:围绕降低生猪生产成本、提高生猪产业竞争力,进一步优化生猪产业布局,提高生猪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产品加工度,显著增强生猪产业对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在京广铁路沿线等生猪传统产区,通过加快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进一步巩固提升优势地位;在防疫条件好、土地潜力大、人口密度低的豫西、豫南浅山丘陵区,高起点建设集约化规模养猪场,形成生猪产业隆起带。以双汇集团、众品公司、雨润集团、龙大集团、志元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完善加工业布局,加快龙头企业规模扩张;加强龙头企业与生猪调出大县、规模养殖场区、经济合作组织等的产销衔接,探索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稳定龙头企业优质货源基地,提高养殖环节效益;通过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加快龙头企业无规定疫病区建设,积极应对国际技术壁垒,扩大生猪企业对外贸易。着力打造年生产加工5000万头的优质生猪产业化基地,将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猪肉制品核心产区。

  (二)现代奶业优势集聚区。

  近年来,通过实施黄河滩区和豫东平原“一带一片”绿色奶业带建设,我省奶业持续高速发展。2008年全省奶牛存栏70万头;牛奶产量280万吨,居全国第四位。但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奶业养殖总量小,精深加工环节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

  区域布局:奶业优势集聚区主要包括沿黄地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的济源市和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郑市、郑州市惠济区、开封县、兰考县、杞县、偃师市、孟津县、开封市禹王台区、洛阳市洛龙区、伊川县、郏县、汝州市、宝丰县、叶县、新乡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孟州市、温县、武陟县、博爱县、濮阳县、清丰县、范县、漯河市源汇区、舞阳县、陕县、灵宝市、渑池县、邓州市、南阳市卧龙区、南阳市宛城区、方城县、社旗县、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市梁园区、夏邑县、虞城县、永城市、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鹿邑县、郸城县、太康县、沈丘县等51个县(市、区)。

  发展目标:到2020年,区域内奶牛存栏195万头以上,牛奶产量达到820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240万头、1000万吨的81.3%、82%;奶牛规模养殖和产业化率均达到95%以上。

  发展路径:在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奶业发展基础好的奶业优势集聚区,重点发展专业化奶牛场和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扩大养殖规模;加快良种奶牛推广改良步伐,在规模养殖场区全面推行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增加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降低奶牛疾病发生率;以郑州花花牛公司、焦作蒙牛公司、平顶山伊利公司、商丘科迪集团、洛阳巨尔公司、新乡三元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开展企业重组、兼并或联合,加快企业规模扩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育名牌产品,提升产业层次,着力实施年加工800万吨奶业产业化工程,实现我省奶业跨越式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