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宣城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宣政〔2009〕7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宣城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宣城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根据《安徽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我市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产业现状

  我市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前列,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拥有安徽中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鑫鸿交通工业(安徽)有限公司、爱普科斯(安徽)飞达电子有限公司、安徽黄山恒久链传动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汽车橡胶零部件年产量15亿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产、销量居全国第一;耐磨铸件年生产能力50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宁国被授予“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荣誉称号;电子元器件主要产品电容器和家电用电子配件,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20%;电机年生产能力500万KW;工业链条年生产能力2万吨,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电机、工业泵、工业链条等主导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200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201户,占全市规模企业数近22.0%;实现销售收入97.17亿元,占17.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20户、10亿元以上企业1户。装备制造业投资完成33.14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18.0%。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安徽名牌产品26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20个,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及省以上认定技术中心企业8家,其中国家认定技术中心企业1家。

  当前,影响我市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规模企业少、经济总量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成果不多;生产装备较差,技术工人素质及管理与设计人员严重不足,以至加工制造水平落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骨干企业少,带动性不强,产业集群层次低且规模小;原来具有优势的农业机械大幅萎缩,装备整机产品生产企业少、规模不大等。

  (二)面临的形势

  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增长势头明显趋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出台《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保持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由于这些宏观政策的实施,从总体来看,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我市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同时,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市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抢抓国家、省新一轮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机遇,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