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1.广大护士要切实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全程护理服务中,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以及康复与健康指导,确保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2.医院要结合实际,总结以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经验,在全面落实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对患者,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逐步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或患者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患者负担。

  3.在护士人力暂时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情况下,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医院可以聘用少量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协助护士从事患者的生活护理(不包括重症监护患者和新生儿的生活护理以及护理技术工作)。

  4.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质量,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倡导“亲情式服务”、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开展“温馨护理”、评选“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等活动,大力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护理工作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四)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按照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护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合理配备临床一线护士,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二级医院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4:1,三级医院病房护士与床位比至少达到0.5∶1,重症医学科护士与床位比达到3∶1。

  2.进一步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以本单位护理岗位工作量为基础,结合业务技术要求等要素,科学合理制定护理岗位设置名录,明确岗位职责和设置数量,严格限制非护理岗位安排护士,控制辅助科室护士数量,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要达到95%。

  3.医院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水平、工作经历、专科培训、职称晋升、学历教育等因素纳入护士分层级使用的管理内容,明确各层级护士的准入及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统筹与管理。同时,要完善护士人力资源紧急替代工作机制,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弹性调配管理。

  (五)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