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报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的函


  5、加快建设科技教育特色项目。为鼓励和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并具有特色的学校和单位,在每两年进行一次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项目评选工作的同时,2009年,我局又投入150万元,加快第四批科技发明创造、科学论文、电脑机器人、电脑制作、科幻绘画、科技体育(海陆空车模活动、无线电制作和测向活动)、防震减灾活动、天文、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教育特色项目建设,支持农村地区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同时还由青科教协会科技体育协会组织专家、科技辅导老师,深入到增城、从化、花都以及白云区的学校进行特色项目辅导活动。

  6、打造有特色的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在每届夏令营开设环保、生物、物理等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坚持每年有所创新,如今年11月份,科技巨星钱学森逝世后,海珠区少年宫延续夏令营活动内容,请知名科学家许光明研究员到校进行讲座活动,结合介绍钱老的生平阐释科技发展史,使营员们近距离地接触高层次的科学家。为了扶持农村地区的科普教育,促进科技教育均衡发展,自2006年起,市教育基金会划拨专款资助品学兼优的农村地区特困学生免费参加夏令营,让贫困学生也能共享丰富的暑期活动。几年来参营人数屡创新高。由于受到“甲流”的威胁,从保证学生安全出发,今年取消了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活动,但是我们近期尽力支持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试点改革,将这暑期夏令营活动内容融会在到寒假前后,送科技知识到增城、从化市边远农村学校。

  (三)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积极推进校外科普实践基地建设。三年来,我们先后发展了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州大学抗震研究中心、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南沙科学展览馆、中山大学生命博物馆、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华南植物园、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越秀区少年宫等单位为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同时定期对基地的科普功能、科普项目、设备、内容方法进行指导、给予资金支持和进行评估,建立了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2009年,我们又投入48万元,由市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评估、遴选12个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予以支持。

  2、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科普教育工作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目前市青科教协的青少年科技网站已经建成,不少科技工作者、省市等级学校已经建成自己的网站。各单位间的联系交流也变得迅速高效。利用区域教育网,实现教育网络校校通、班班通,为学校提供了科技教育、科技活动、环境教育、无线电活动、天文科普以及防震减灾宣传等教育宣传平台,各学校建有自己的科普网页、科普网站,实现科普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3、努力强化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近几年我局注重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强指导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每年积极组织全市科技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并免费赠阅有关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书籍和资料。如2008-2009年协会和各专业委员会、广州市电教馆共组织培训和讲座45场次,有10400多人次的科技辅导员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