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强化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了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市教育科研网成为全国基础教育规模最大的光纤城域网,光纤总长度达15,000公里。提出建设“数字教育城”战略构想,并纳入“信息广州”总体规划。加强教育信息技术队伍培训,提高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完成了全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中心及493所农村学校接入市教育科研网工作,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根据城乡教育服务一体化的要求,拟定了《广州市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2010-2015年)》及实施意见,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下乡活动。开展基于宽带网与教育移动网的两网合并实验,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制定了《广州市教育系统网站和网校管理实施办法》,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启动市教育局机关及直属单位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七、强化服务,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构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制定《广州市中小学校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广州市中小学校长工作暂行规定》《广州市中小学校教代会工作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完善中小学校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创新廉政教育方式,建立党风廉政分析工作制度,首次对市教育局属42个单位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分析工作,对市教育局属学校新任校级领导干部、局机关新提拔副处以上领导和新进干部进行廉政谈话,作廉政承诺,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召开“广州市廉洁文化进校园经验交流会”,营造教育系统“敬廉崇廉,培育新人”的良好廉洁文化教育氛围。越秀区秉正小学、文德路小学、海珠区第七十六中学将廉洁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爱,省纪委《党风》杂志用专页予以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也进行了采访。建立教育系统违法违纪案件报送制度,每半年报送一次违法违纪案件。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认真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2009年,各级教育、纠风、物价等部门共查处学校违规收费11宗,清退违规金额105万元。
(二)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行政审批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减少50%的目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探索学法用法考试考核的新机制,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完善市教育门户网站建设。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将开展机关服务年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有机结合,组织开展以服务企业、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确立40个“四服务”项目,通过争先创优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对机关的满意度。开展对各类评估的整顿清理,在全市原有的18个评估项目中,撤销10个,合并1个,保留7个;同时建立评估准入制度,对评估情况和绩效进行通报。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编辑出版《2008年广州教育新发展》《2009年广州教育新发展》、48期《广州教育信息》、22期《要情专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2009年,我市教育还在维护社会稳定、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语言文字、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实现了各项工作目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非常艰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三是择校、招生、收费等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快解决。四是干部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还需进一步落实;五是政令不通,有禁不止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