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突出产业优势和区域特色,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或优势的相关产业技术体系,开展研究、试验示范、培训与推广、收集和提供产业相关信息等工作,形成具有山西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4.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产业技术体系内外科技人员之间的关系、不同产业技术体系之间的关系、同一产业技术体系内不同层级科技人员之间的关系、产业技术体系内外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产业技术体系与整个农业科技工作的关系,确保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实效性。
(三)结构与职责
1.结构。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村级服务点和科技示范户四级管理体系。依托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和山西农业大学,每个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置1名首席专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下设若干功能实验室和岗位专家。岗位专家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产前、产中与产后,兼顾各个学科,每个中心岗位专家一般为3~12名。根据全省优势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和生态特点建立若干综合试验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站长1名。建立村级科技服务点,培养科技示范户,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载体。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每个县建立50个村级科技服务点,培养出1000个科技示范户。
按照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重点建设的产业技术体系为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小杂粮、棉花、蔬菜、食用菌、水果、干果、中药材、生猪、牛、羊、鸡、蚕桑,共计16项(见附件)。其他产业根据实施情况再定。各产业具体实施方案由省农业厅制订,并组织实施。
2.主要职能。掌握产业发展的前瞻性,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与技术储备;围绕粮食高产创建、规模健康养殖、高效园艺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增值“四项工程”的实施,组织农业科研力量,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研究、技术集成和科技示范;收集、监测、分析农产品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系统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产业经济政策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完善农业预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组织相关学术活动,培养科技示范户。
(四)岗位职责
1.首席专家主要职责。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衔接,掌握国内外同类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成果,整合本产业科技资源,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集成,解决区域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的年度目标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监管综合试验站的运行。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