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分解表
┌────────┬───────────────────────────────────────┬──────┬───────┐
│ 序 号 │ 工 作 任 务 │ 牵头单位 │ 协办单位 │
├────────┴───────────────────────────────────────┴──────┴───────┤
│ 一、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
│ │逐步在全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化动态管理,到2011年,城市地区建档率 │ │ │
│ │达到75%,农村地区建档率达到60%。为居民提供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服务。加强0-6 │ │ │
│1.基本公共卫生 │岁儿童预防保健,实施系统管理。开展孕产妇保健,规范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 市卫生局│ │
│服务覆盖城乡居 │开展老年保健,每两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1次基本健康检查。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 │ │
│民。 │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加强精神卫生服务,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 │ │ │
│ │登记管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和康复。 │ │ │
│ ├───────────────────────────────────────┼──────┼───────┤
│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健康知识宣 │ │ │
│ │传教育。 │ 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局 │
├────────┼───────────────────────────────────────┼──────┼───────┤
│ │继续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开展三峡库区疾病监测。│ │ │
│2.加快实施重大 │开展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孕产妇住院分娩保 │ │市财政局、重庆│
│公共卫生服务项 │险和新生儿保险,为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为1.5万例贫困 │ 市卫生局│ │
│目。 │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完成42万座农村改厕任务,为270万名15岁以下人群补种 │ │保监局 │
│ │乙肝疫苗。 │ │ │
├────────┼───────────────────────────────────────┼──────┼───────┤
│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精神卫生、采供血、应急救治、健康教育、 │ │ │
│3.加强公共卫生 │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设备,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县(自 │ │市发展改革委、│
│服务体系能力建 │治县)、乡镇、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乡镇卫生院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科),强化 │ 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人│
│设。 │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卫生应急队伍和应急装备建设,提高重 │ │口计生委 │
│ │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 │ │ │
│ │法和技术。 │ │ │
├────────┼───────────────────────────────────────┼──────┼───────┤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由各级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 │ │ │
│ │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各级政府根据人员编制、 │ │ │
│ │补助标准、服务任务和服务绩效考核情况全额预算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按照规定取 │ │市发展改革委、│
│4.完善公共卫生 │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 │ │市编办、市人力│
│投入机制。 │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2009年全市人均基本公共 │ 市财政局│社保局、市卫生│
│ │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付 │ │局 │
│ │方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足额核拨经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 │ │ │
│ │由政府采取定额定项补助方式核拨经费。 │ │ │
└────────┴───────────────────────────────────────┴──────┴───────┘
┌────────┬───────────────────────────────────────┬──────┬───────┐
│ 序 号 │ 工 作 任 务 │ 牵头单位 │ 协办单位 │
├────────┼───────────────────────────────────────┼──────┼───────┤
│ │合理划分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开展重大公共卫生 │ │ │
│ │服务项目,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 │ │ │
│5.加强公共卫生 │工作的业务指导。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 │ │ │
│服务监管。 │织下承担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部分工作任务。公立医院重点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 │ 市卫生局│市财政局 │
│ │生事件监测、报告、医疗救治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 │ │ │
│ │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数量、质量和效率,确保城乡居民公 │ │ │
│ │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 │
├────────┴───────────────────────────────────────┴──────┴───────┤
│ 二、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
├────────┬───────────────────────────────────────┬──────┬───────┤
│ │到2010年年底,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街道有1所政府举办 │ │ │
│ │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按“填平补齐”│ │ │
│ │原则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改扩建276所乡镇卫生院,新建和改造7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 │ │ │
│1.加快基层医疗 │心。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到2010年年底每个行政村要有1所卫生室,所有村级公共服务 │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财│
│卫生机构建设。 │中心要按照国家标准独立设置村卫生室。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每个区县(自治县)至少 │ │政局 │
│ │有1所标准化的县级医院,切实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专项资 │ │ │
│ │金,重点支持30所县级医院(含中医院)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区域卫生规划,鼓励有 │ │ │
│ │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补充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 │ │
├────────┼───────────────────────────────────────┼──────┼───────┤
│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 │ │ │
│ │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由各 │ │ │
│ │区县(自治县)财政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给予足额补助, │ │市编办、市卫生│
│ │人员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按 │ 市财政局│局、市人力社保│
│ │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确定。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 │ │局、市物价局 │
│2.改革基层医疗 │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可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 │ │ │
│卫生机构补偿机 │线管理。 │ │ │
│制。 ├───────────────────────────────────────┼──────┼───────┤
│ │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 │ │ │
│ │补偿;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采取签订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协议等方式,通过基本医疗保险 │ │ │
│ │基金等渠道给予补偿。区县(自治县)政府要按绩效考核兑现的方式,对取得乡村医生 │ 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 │从业资格且被聘任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补助,2009年 │ │市卫生局 │
│ │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标准不低于人均每月200元,2010年不低于人均每月300元,2011 │ │ │
│ │年不低于人均每月400元。 │ │ │
├────────┼───────────────────────────────────────┼──────┼───────┤
│3.理顺基层医疗 │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管理,理顺区县(自治县)政府举办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 │ │市卫生局、市人│
│卫生机构管理体 │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情况确定人 │ 市编办 │力社保局、市财│
│制和运行机制。 │员配置标准,足额核定人员编制,实行定编、定岗、定责的全员聘用制,推行院长竞聘 │ │政局 │
│ │制和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 │
├────────┼───────────────────────────────────────┼──────┼───────┤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 │ │ │
│ │核和激励制度。完善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和技术准 │ │ │
│4.理顺基层医疗 │入规范,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 │
│卫生机构管理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基层两级卫生组织整体服务效能。 │ 市卫生局│市财政局 │
│制和运行机制。 │乡镇卫生院要转变服务方式,逐步在农村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建立乡镇医务人员联系村 │ │ │
│ │制度,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实行上门服务、主 │ │ │
│ │动服务。 │ │ │
├────────┴───────────────────────────────────────┴──────┴───────┤
│ 三、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
│ │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 │ │ │
│ │全体居民,参保率均达90%以上。2009年,将在校大学生全都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 │ │ │
│ │险范围,以学校为单位就地参加医疗保险。中央及中央下放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 │ │市财政局、市国│
│ │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和地方依法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全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 │市人力社保局│资委、市经济信│
│ │医疗保险,将国有企业“双解”人员和关闭破产解体集体企业、困难企业的退休人员纳 │ │息委、市总工会│
│1.扩大基本医疗 │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积极推进农民工、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 │ │ │
│保险覆盖面。 │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区县(自治县)政府对符合就业促进法规定的 │ │ │
│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后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费用给予补贴。 │ │ │
│ ├───────────────────────────────────────┼──────┼───────┤
│ │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 │ │ │
│ │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 │ 重庆保监局│ │
│ │疗保障之外的需求。 │ │ │
├────────┼───────────────────────────────────────┼──────┼───────┤
│ │建立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水平。2010年,│ │ │
│ │各级财政对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居民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 │ │ │
│ │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城乡居民个人筹资标准。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 │ │ │
│2.提高筹资标准 │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使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 │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 │
│和保障水平。 │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55%、50%以上。逐步实行门诊统筹,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 │ │ │
│ │销范围和比例,进一步扩大特殊疾病范围。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 │ │ │
│ │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 │ │ │
│ │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