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推进企业间重组联合、功能互补和实力扩充。鼓励现有制糖企业走更高层次的联合,组建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糖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支持年产糖量在50万吨以上、实施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和吸引外资、民营资本以租赁、承包、参股或兼并等形式参与蔗糖业结构调整,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5家年产糖量100万吨以上的制糖企业集团,其产糖量占全区70%以上。全区制糖企业集团由34家整合到20家以内。重点支持广西南华糖业、广西东亚糖业、农垦糖业集团、来宾东糖集团、南宁糖业股份公司、凤糖集团、英糖集团、永鑫华糖等年产糖50万吨以上企业的发展。

  (二)建设一批与食品工业相配套的原料基地。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为食品企业提供安全、优质的加工原料。重点建设畜牧基地、果蔬基地、蔗糖基地、粮食基地、茶油基地、特色经济作物基地、水产基地。通过规模化的收购、储运,规模化的养殖、加工,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重点发展崇左、来宾、柳州、南宁、百色、河池等主要蔗区的糖料蔗种植,力争到2015年,其糖料蔗产量由目前占全区总量的84%提高到90%。打造20个年产糖料蔗200万吨以上的县(市、区),糖料蔗总量占全区75%以上,33个甘蔗优势县年产糖料蔗分别超过100万吨。

  (三)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建立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深入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立食品安全监控网络系统,在全区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集贸市场、中心镇市场建立集贸市场食品安全数据网络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引导企业按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健全食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督促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在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实现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生产规范(C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技术(HACCP)等规范化管理。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召回制度,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四)建立和完善调控机制。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引导产业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食糖、地方成品粮油等主要品种的储备机制,平衡市场供求关系,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产业稳定发展;加强食品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食品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提高信息的实效性、权威性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透明度;实施糖醇联产机制,将部分糖料蔗转化为燃料乙醇,调节食糖生产,平衡市场供求关系,促使糖价合理稳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