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乳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杀菌奶、双叉奶、酸奶、花色奶、含乳饮料等液体奶。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开发婴幼儿、学童、中老年人专用奶,营养强化奶、保健奶等奶制品。重点支持南宁皇氏乳业、灵山百强水牛奶、武宣水牛奶业等龙头企业,生产高档乳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七)粮油加工业。建立具有品种开发、基地建设、综合深加工、营销、配送一体化的粮油企业集团。推广大米配米、调质技术,发展免淘米、营养强化米制品。重点支持黑五类、国泰、力源、东禾等知名品牌。
以大豆油、山茶油和花生油为重点,努力提高食用油质量,扩大精炼油和专用油比重。大力发展山茶油精加工,打造“金茶王”、“增年”、“莫老爷”等山茶油品牌,依托沿海港口优势,重点支持防城港大海粮油、钦州中国粮油、钦州大洋粮油等一批加工企业,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
(八)果蔬加工业。开发、生产各种绿色环保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果品加工重点发展果汁、果酱、果粉、果酒、罐头、果蔬萃取和保健食品等产品。蔬菜加工重点发展速冻菜、脱水菜、蔬菜汁(粉)、蔬菜脆片以及膨化蔬菜和保健蔬菜,同时搞好蔬菜的分级整理包装等初加工。重点扶持桂林福慧达、田阳加嘉、桂林汇源生态果业。
(九)食用菌加工业。强化菌种选育研究,调整菌业结构,推广食用菌标准化、工厂化栽培和生产。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烘干、制罐、盐渍等工艺,大力开发方便食品、风味食品、调味品、饮料品、酒类品、小食品、食用菌多糖和化工产品、药品等的精深加工,食用菌加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努力打造“桂菌”名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十)食品包装业。重点加强对食品包装技术、包装新材料的引进和开发,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建立设计中心,包装设计与国际潮流接轨,提高本地包装企业技术水平和为食品工业的配套能力。纸制包装物品重点向绿色环保方面发展,发展纸塑复合包装及礼品包装。塑料包装物品重点发展安全环保、可降解的塑料包装产品。玻璃瓶包装重点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四、政策措施
(一)培育壮大一批食品龙头企业。在蔗糖、果蔬、畜禽水产等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及产品中,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的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培育100家食品龙头企业,促进食品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展深加工转化,努力提升产品档次。通过资产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促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龙头企业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