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的实施意见


  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的目标任务

  根据国家关于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总体要求和我市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特点,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加强领导、依靠群众、部门协同、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到2011年,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自然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预报预警及时、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使我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灾害应对科学有效。

  三、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反应灵敏的预警预防机制

  (一)完善预警预测技术体系。建立健全高效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对各类自然灾害实施更加准确、科学的预警预报。充分发挥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环境、森林防火等监测体系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功能、科学布点、加强装备、提高监测水平,3年内全面建成地震灾害综合预警系统、重大气象灾害综合观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大江大河及大中型水库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农林重大有害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预警预报系统、森林高火险预警预报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然灾害预测预警综合平台,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预警信息的时效性、覆盖面和准确率。

  (二)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和专业系统资源,加快推进市、县(区)两级具有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调度指挥、预警信息发布和总结评估功能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实现国务院、自治区、市应急指挥平台之间以及市、县(区)应急指挥平台与同级主要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指挥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推广到乡、镇、村,建立上下对接、横向联系、信息共享、统一高效的现代化应急指挥系统。

  (三)开展自然灾害机理研究。由市直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开展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区划工作和机理研究,掌握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机理、活动规律、分布特点及其衍生灾害关系,为科学防御(治)提供依据。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