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抗旱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
(陕政办发明电〔2010〕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去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土壤失墒严重,当前旱象露头并呈发展趋势。为了切实做好抗旱保苗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旱情,增强做好抗旱工作的紧迫感
去年12月中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少5成以上,干旱少雨导致江河水位降低、径流偏枯,水库蓄水较往年同期偏少10%。目前,关中、渭北冬麦区有近200万亩农田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5%,旱象抬头并呈发展趋势。冬灌工作进展不平衡,全省约有500多万亩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尚未灌溉。从小麦苗情来看,一类苗仅占35%,较往年减少10%左右。据气象部门预测,2月下旬之前,我省降水仍将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有可能出现冬春连旱局面,抗旱形势不容乐观。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当前旱情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紧急行动起来,立足当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抗旱保苗工作,为夺取今年夏季粮油丰收奠定基础。
二、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
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确保水地高产增收。大中型灌区要加强管理,在确保设备、渠道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开足马力,昼夜抢灌,尽力扩大灌溉面积。要广泛发动群众,开动一切中小型水利设施,抽、引、提相结合,渠、井、塘一齐上,加快抗旱灌溉进度。对有水源无设施或设施不配套的地方,要组织群众抓紧抢修工程或架设临时提水设施,提高应急灌溉能力。各级抗旱服务队要集中人力和设备,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组织抗旱机具连片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抗旱设施设备的作用。要统筹考虑上下游群众利益,合理调配水资源,充分利用好过境水量,采取畦灌、沟灌、渗灌等节水措施,充分发挥有限水源的抗旱效益。气象部门要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旱情。
三、抓好田间管理,提高麦田作物抗旱保墒能力
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关中地区要结合抗旱灌水,适时施肥,合墒中耕,防止土壤水分损失,保证作物返青需水;渭北旱塬要抓住早春土壤解冻返浆的有利时机,趁墒追肥,碾磨镇压,增强作物抗旱能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针对近两年小麦病虫害偏重的实际,各地要加强监测预报,备足备好药械,积极指导群众开展防治工作,尽量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要统筹抓好果树、桑蚕、药材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抗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