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学开发和有效保护遗传资源。开展我区特有遗传资源和优势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建立广西特色遗传资源信息库。加强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培育和发展特色遗传资源产业。
3.有效利用和保护传统知识。加强传统知识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推动传统知识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对传统医药特别是桂产道地大宗药材等优势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探索壮、瑶等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传统医药资源信息库,建立开发、管理、保护和利用协调机制。加强对壮锦、绣球等手工技艺和传统食品制作酿造工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品牌。扶持我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做强做大。
4.加快发展和保护民间文艺。开展民间文艺调查工作,深入发掘民间文艺作品,建立合理利益分享机制,平衡民间文艺保存人与后续创作人等相关个人、群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平台展现广西民间文艺,推动广西民间文艺产业的发展。
5.促进软件和集成电路行业的健康发展。依托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定期对国内外集成电路专利与软件著作权进行检索和分析,把握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建立质量保证和检测体系,搭建我区软件和集成电路服务平台,促进我区软件和集成电路的应用和发展。
(七)组织知识产权支撑重点优势产业发展行动,加快产业技术进步。
1.科学布局重点优势产业专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围绕我区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医药制造、生物等重点优势产业,制定和实施重点优势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自治区“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有效实施,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发明专利。
2.建立重点优势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以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为纽带,以大中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支持我区重点优势产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战略联盟。支持企事业单位建立共享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并开发专用软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制订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全面、快捷、便利的服务。
3.支持重大发明专利产业化。充分运用“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成果,重点支持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性强、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重大专利技术实施转化与产业化示范,推动企业专利战略深入实施,促进我区重点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