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省政府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的意见

  5.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2009年至2012年,全市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将轮训一遍,培养一批知名校长、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各职业院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工厂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使教师从中掌握实际工作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有序安排,逐步使教师顶岗锻炼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聘请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给学校带来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促进普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重点把好教师“入口”关,新增教职工编制要主要用于增加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机制。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按要求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充实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队伍,提高研究能力。
  6.以就业准入制度为突破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用工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优先录用已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市劳动保障、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规定招录未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和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及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加快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专业,学生技能鉴定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不再重复考核。
  (六)进一步转变思想,拓宽工作思路,探索构建终身教育的新体系。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促进各类职业院校主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通过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企业职工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军转人员培训等,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探索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灵活开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职前、职中、职后相沟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各县(市、区)在遴选、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时,要把职业学校开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的情况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保障机制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