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积极开展示范县、示范店建设。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杜尔伯特县)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肇州县)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督查和督导,为全市各县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引路示范作用。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店(放心店、诚信店)建设,省、市、县(区)级食品安全示范店要分别达到3家、10家和120家。全市放心酒示范店达到60家,放心肉店达到80家,诚信药店达到100家,规范药房达到30家,药品批发质量信得过单位达到5家,并对示范店(放心店、诚信店)进行公示,实行动态管理。
(三)加强制度建设。
1.建立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制定并实施“大庆市食品安全监督执法联合行动工作制度”,围绕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各大节假日食品安全工作,整合执法资源,开展联合执法,建立统一协调、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管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做到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2.建立“大庆市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市发改委、市物价局、市经委、市监察局等部门组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研究拟定加强全市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法,积极探索乳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的有效措施,加强乳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解决影响乳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和症结问题。
(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和信息发布。
1.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对农村地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进行重点监测,对各大农贸市场开展不间断监测,对批发市场、超市及食杂店开展抽查监测,在各大节假日期间开展专项检测,同时充分发挥食品快速检验车的作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预警。
2.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科学、准确、全面地发布我市食品安全形势和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发布有关部门的执法成果、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案件取得的成效。褒奖遵纪守法行为,曝光漠视食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3.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不断拓宽监测网络,扫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盲点。制订落实目标责任,确保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质量。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专项检查,对瞒报、漏报和不报的单位,按照法规给予警告并通报批评。探索涉药单位互动、用药群体联动,上下沟通、资源共享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