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任务
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抓好“学科建设工程”及“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通过实施学科群、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等重大项目,建立并完善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建设目标
1.在重点学科建设上要有新举措。在已启动学科群建设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紧扣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大交叉学科建设力度,不断积淀学术精华,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力求实现交叉学科建设的新突破。
2.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要有创新。北京要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大力培养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和一线创新人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需要同经济接轨,需要同社会结合,需要同世界交流。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抓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突出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拓宽研究生国际视野的重要路径。
3.在导师队伍建设上要有新进展。导师队伍是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在导师队伍建设中,要把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上。培养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厚积薄发等学术精神,养成求实、严谨、科学的优秀学风,力戒浮躁,多出精品。全面落实导师负责制,导师应成为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录取、培养过程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4.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上要有新高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旨在通过改革导师科研资助学生的方式,落实导师的教学与科研责任制,调动导师的潜在积极性,激发研究生参与科研、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改革任务,是教育部正在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持续推进。
(四)建设内容
1.实施“学科建设工程”
一是学科群建设。针对二级学科服务领域较窄,不能与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的问题,在北京高校中实施学科群建设项目。学科群的建设打破二级学科的界限,打破高校间的界限,以项目为引导,整合高校的资源,围绕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架起北京高校为国家和北京服务的桥梁。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建设20个左右的学科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