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提高教育实效。组织党员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经验。
(二)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
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解放思想、联系实际,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达到党员普遍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要求。
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加强党员培训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分期分批开展党员集中轮训。创新农村党员春训、冬训培训方式,推广菜单式选学等模式,采取专题辅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知识竞赛、现身说法等,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组织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委负责同志定期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围绕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深入浅出地作出解答,使党员思想上受到启发、理论上得到武装、素质上得到提升。
广泛开设党员“流动课堂”。组织党校教师、讲师团成员、先进典型代表、专家学者、党员领导干部、科技人员等,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流动办学、送教上门,力求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教育课堂。“流动课堂”要紧贴党员实际,从党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掌握的技术技能教起,帮助党员提高认识、丰富知识、增强能力。
开展主题党日教育培训活动。结合党员实际和工作需要,确定特色鲜明的党日主题,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培训或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主题党日教育培训活动。
(三)开发整合资源,构建富有活力的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开发整合党员教育培训阵地资源。完善功能,强化服务,把村(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成为农村、街道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培训这一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科技示范基地等,开展党员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对党员进行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等的教育培训。自治区和各市、县(区)要结合实际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