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


  三、积极创新教育活动方式方法

  各中小学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有关专家、知名人士等到学校做专题讲座;通过开展各族学生联谊会、联欢会等,加深各族学生之间的感情;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和服务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育人的作用;充分运用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橱窗、故事会等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传;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创新管理手段,改进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育人的目标。

  内地西藏班的办班学校要建立学生德育活动室,通过图片、模型、音像资料等形式展示民族地区的新旧对比,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学校和学生思想实际,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形式报告讲座,抓住重点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各种民族歌舞表演、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四、加强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项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周密细致地做出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省上部署,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明确机构人员,提供条件保障,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内地民族班的常规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并要确定专人负责,经常深入学校督促检查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要安排专门经费保障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正常开展。要加强内地民族班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内地民族班的办学行为。

  广大中小学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建立责任制,健全由校长挂帅、分管校长负责、各科教师为主体、班主任为骨干的分级分工负责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机制。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内容、时间、师资、考核四落实,推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制度化、经常化。

  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指导,交流好的做法和经验,各地要及时将教育活动方案、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及活动总结等材料上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和民族教育处。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