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6单位关于做好2010年上海市未成年人寒假工作的通知
(沪教委德〔2010〕1号)
各区县文明办、教育局、青保委、团委、少工委、妇联,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教育处:
2010年寒假将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9〕6号)精神,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致少先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中有关“争当四个好少年”的号召,以“两纲”为抓手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和谐社会、美好家庭”的主题,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安全、温馨、快乐的假期氛围,现将2010年本市未成年人(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寒假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家庭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第一课堂,和谐的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寒假期间,正值农历新年,各单位要营造热烈、温馨、祥和的节日气氛,引导未成年人感受亲情和友情,践行文明、谦让的礼仪规范,培养“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精神品格。
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关心父母、孝敬长辈、感恩社会的意识。鼓励广大未成年人学会分享、学会关爱,开展“回馈长辈的爱、奉献自己的情”,为父母、长辈制作新年礼物活动,真实表达自己感激与祝福之情。
注重对未成年人文明习惯的培养,倡导人人参与节能社会活动。学习宣传环保节能知识,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过一个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寒假。指导未成年人参与家务劳动,合理使用压岁钱,健康生活饮食,逐步养成独立生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牵手文明世博,注重实践体验
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深入学习宣传世博知识,进一步拓宽视野,强化对“世博五看”(看中华、看世界、看未来、看科技、看文化)的认识。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等相关单位组织的民俗、民间、民族文化展示活动,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开展“小手牵大手,百万家庭文明承诺行动”。发动广大少年儿童主动“牵起”家长的手,在假期与父母一起做到“三个一”,即:学习一次世博礼仪知识,完成网上世博知识自测(可登陆心域网“百万中小学生学礼仪”栏目或世博官方网站);进行一次亲子体育锻炼,培养强身健体的好习惯;开展一次“为世博做好事”社区服务,为清洁小区、美化绿化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继续推进“雏鹰世博文明行动”,倡导少年儿童用自身良好的文明习惯,感染、影响身边的人,并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号召少年儿童“共养好习惯”,做文明的小公民。寒假期间,中福会少年宫将组织开展“锦绣世博畅想未来”--上海少年儿童迎世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各单位要积极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参与各项活动,展示世博主人翁精神风貌。
组织“携手同伴,同游世博--给都江堰小伙伴寄一张世博邀请卡”活动。各学校要鼓励广大未成年人亲手制作世博邀请卡,突出世博绿色理念和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并遴选其中优秀作品,寄往都江堰地区对口学校,和当地小朋友一起分享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欢快心情。(邀请卡请统一寄至都江堰市教育局,并在信封上标明“都江堰市教育局转××区××学校”)
三、培养良好上网习惯,开展健康网上活动
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践行网络道德,指导未成年人正确辨别和运用社会网络信息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针对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各学校可以组织开展网上世博游活动,并鼓励学生制作“世博网页”,通过校园网进行交流和展示。各社区要充分发挥东方信息苑的作用,组织未成年人与同伴一起开展有益的网上知识学习、娱乐休闲活动,交流感情,增进友谊。
在春节期间教育部将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网上开展的“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见附件1),市教委也将在“心域网”上开展“城市的未来和我的责任--我的2010年”网上征文活动,各单位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认真组织,积极鼓励未成年人参加。
四、开展“共享蓝天、携手结对”活动
启动面向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的“献爱心”系列活动(见附件),重点做好图书捐赠活动。各区县要落实本区县中小学校的对口捐赠学校,各学校要动员广大未成年人,将富余的好书捐给辖区内对口的民办小学。
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和特殊群体儿童带去节日的祝福,并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五、切实加强管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安全
各区县要形成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安全防范工作体系。建立“以学校为指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保障”的工作机制。在未成年人参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认真检测各类活动设施,严格预防各类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做好甲流H1N1防控工作,排除安全隐患,共同把好校外活动安全关。
区县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区域文化娱乐场所、网吧、游戏(艺)机厅等场所的整治和管理,强化网络、媒体监管,坚决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切实采取措施,为困难家庭和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援助,让他们共享和谐社会的温暖。
各学校要做好中小学生假期健康和安全教育工作的宣传,放假前集中开展一次健康和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普及防控甲流安全等知识及技能,切实提高未成年人自助、自护、自救能力。学校不得安排学生寒假补课,切实减轻未成年人学习负担,并下发“告家长书”,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子女假期生活,在4万名小学生中试行“安全寒假”父母与子女互动的安全作业。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切实履行监护人责任。使每一个未成年人渡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