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灭火救援基础工作。组织安监、规划、建设、供水、化工、环保和消防等领域专家,开展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工作,2009年底前完成市区重大危险源火灾风险及危害评估工作任务。2010年底完成所有县级城市的调查评估工作任务,加强全市各级消防指挥员业务培训,2011年以市特勤消防站为载体规划建设消防培训基地,完成综合训练塔、烟热训练馆、体育场以及心理拓展、石油化工、建筑坍塌和高空救助等模拟训练设施建设任务,实现模拟化、基地化训练功能。
12.构建战勤保障体系。落实《湖南省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在特勤消防站、冷水江消防站,打造集技术、物资、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区域多点型综合保障基地。由各级政府统筹社会力量落实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储备物资联动机制,保证战时消防应急物资保障充足。编制完善全市各类应急保障预案,组织战勤保障联动演练,逐步形成平战结合、联勤保障、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消防战勤保障体系。2009年立项启动建设灭火救援指挥中心和战勤保障大队综合楼。
(四)加大投入,优化设施,实现基础保障标准化
13.落实消防业务经费保障。积极建立消防业务费增长机制,根据各级财政财力状况保持适度增长。努力拓展新的经费增长点,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2010年,娄星大队、特勤中队的消防业务经费分别纳入娄星区、娄底经济开发区财政预算。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建设需要。
14.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2010年,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消防栓建设任务,市政消防栓建设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加快老城区消防供水、消防通道的改造和建设步伐,新建城区的公共消防设施要与城市建设同步到位。根据《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我市实际,2011年前,建成娄底市城南公安消防站和冷水江市城区第二公安消防站,并投入使用。
15.加强消防车辆装备建设。按照《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伍装备配备标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消防车辆、消防器材、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强抢险救援车、举高消防车和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等装备配备(购置计划见附件2)。2009年,启动利用境外低息贷款购置进口消防装备工作。
16.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贯彻执行“十一五”期间《全省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将消防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建设。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部关于批复武警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防〔2008〕229号)精神及财力状况,逐步加大投入,确保满足消防工作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