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现代畜牧业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凉府发〔2009〕36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9〕14号)的部署,结合我州畜牧业发展实际,现就我州开展现代畜牧业试点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按照“市场化导向、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推进”的总体思路,以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加快养殖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产业化水平。按照“总量要做大、结构要合理、布局要科学、质量要跟上”的总体要求,明确目标、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确保实效,着力体制机制保障,着力投入机制保障,着力科技支撑保障,着力疫病防控保障,着力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保障,推动畜牧业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构建畜牧经济强州。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优品种、调结构”为先导。
把全面推进畜禽品种改良作为先导工程,按照“优化发展生猪产业、突破性发展肉牛肉羊产业、积极发展家禽奶牛产业”的新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
(二)坚持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核心。
牢牢抓住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这个核心,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使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成为现代畜牧业主要生产方式。
(三)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
充分发挥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带基地”的作用,培育发展外向型、基地型、带动型龙头企业集群,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畜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坚持以创新发展机制为动力。
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致力于改变养殖户在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完善畜牧产业各环节不同利益主体的联结方式,建立“平等参与、合作互助、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发展机制,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五)坚持以“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取向。
坚持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建设文明新村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