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构目标。不断调整医药产业结构,到2015年,努力将医疗器械及设备生产总值由现在占行业生产总值的21.9%提高到30%,中成药生产总值由现在占行业生产总值的31%提高到35%,化学药制药生产总值由现在占行业生产总值的9.5%提高到13%,生物生化药品生产力争实现零的突破。
(四)创新目标。到2015年,力争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每年开发药品医疗器械3个,力争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二类新药方面取得新突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以上。
(五)品牌目标。力争到2015年争创国家级知名品牌2个,省级知名品牌6个。
(六)人才目标。不断提高医药企业科技人员的比重,到2015年专业科技人员占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三、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产品。依托南格尔、港通等龙头企业,积极支持医疗器械企业与国内外医疗器械优势企业合作,开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鼓励和支持外来投资者在我市开办新的医疗器械工业企业,壮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二)大力发展中成药产品。依托禾邦、大千、仁德、砚山、泰康等生产企业积极发展中成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
(三)大力发展西药化学原料药产品。以珍珠、新元为龙头,巩固发展好现有品种,注重发展仿制药品和新剂型产品。
(四)大力发展规模医药流通企业。依托现有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整合医药资源,发展规模医药流通企业,搞活流通,拉动内需。
四、主要措施
(一)扶持龙头企业,抓好重点项目实施
1.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大对南格尔、禾邦、珍珠、港通、国光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药品、医疗器械、农药企业集团。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企业用好用活国家现行政策,积极为企业间的联合牵线搭桥,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企业联合发展;积极支持现有企业与知名企业合作,与知名院校合作,与国际企业合作,实现医药企业裂变发展。
3.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禾邦集团的禾邦滴丸和软胶囊技改、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的冲施肥及原药制机生产线、珍珠制药生产线技改、南格尔公司血液保存液灌装线改造等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