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
(资府发〔2009〕2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
近年来,我市医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市医药工业总产值跃居全省第二位,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居全省第一位。为进一步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建设全省医药产业强市,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医药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企业主体,龙头带动。支持企业内联外引,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医药产业高水平和集约化发展,做强医药产业集群。
(三)自主创新,品牌强企。加快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产、学、研结合,打造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基地,重点扶持优势产品、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资源整合,扩大内需。搞活流通,扩大销售渠道,拉动内需,促进医药产品销售本地化,加快医药物流产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全力推进医药产业百亿工程,做大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努力建设全省医药产业强市,建成西南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中成药生产基地、中药材原生种植基地、川南及成渝两地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做强医药产业集群,提升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将南格尔公司培育成世界采、输血液器械生产知名企业,港通集团培育成全国医疗器械生产知名企业,禾邦集团、大千药业培育成全国中成药生产知名企业,砚山集团培育成全国中药材原生种植和加工知名企业,珍珠制药、新元制药培育成四川化学药及原料药生产知名企业,国光农化培育成生产植物生长调节剂全国知名企业。
(二)经济目标。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工业增加值28亿元;到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7.5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实现利税40亿元。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2户,20-50亿元企业2户,10-20亿元企业4户,1-10亿元企业10户。将规模以下9个企业培育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建立3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