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取整乡推进的办法,抓好乡(镇)村两级档案建设。农村档案既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又是涉及民生的重要档案工作,而且还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任务量相当大。各地要学习牡丹江、大庆等地的经验,把农村档案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业务指导的同志,都要具体抓好一个乡(镇)的档案工作试点,同时要统一安排好业务指导力量,由领导带队,深入到乡(镇)村,逐乡逐村地帮助指导档案工作。要明确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具体责任人,一般应由乡(镇)党委秘书和村会计具体负责。村级暂不具备条件的仍可实行村档乡管。乡(镇)级档案一般应统一到档案室集中保管,以确保安全,方便利用。
同时,要继续抓好林权改革、社区和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
4、加强查档、查文、展览、网站和编研利用等“服务窗口”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追求服务效果最大化,使各级综合档案馆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共档案馆。
二、围绕发展这个要务,全面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早做好“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逐年有重点地解决本地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以服务促发展,抓发展保服务”。
1、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加大档案资源建设力度。通过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重新明确各单位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加强机关档案工作。这项工作要在年底前完成。通过抓民生档案工作,特别是抓好社区档案和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档案,扩大监管范围,扩张档案资源。通过借助地方政府发展文化建设的机会,开展好档案征集活动。对历史档案抢救工作要进行阶段性的成果验收,对有宣传价值的抢救成果要及时上报,对抢救费的使用情况在上级验收前可请当地审计部门帮助审计把关。
2、借助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县级馆建设的东风,全力抓好馆舍建设。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档案馆的安全和保密工作,堵塞漏洞,确保档案绝对安全。
3、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下发的《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继续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力度,尽快完成文件级目录数字化任务。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查阅量较大的党委政府档案,应开展全文数字化加工,以方便查阅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