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企业70%以上的授权专利得到运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5%。大力培育具有地理标志特征的农副产品商标,不断提高优良品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注册商标使用率,实现产销逐年提高。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知识产权法制进一步健全,盗版、假冒等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商业秘密、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等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社会公众知识产权认知度达到80%以上。
--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制不断完善。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区域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把我市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的基础上,努力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大力培育10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发展100家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知识产权创造。
6.推进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的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创新合作机制,组织联合攻关,形成一批支撑和引领企业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引导企业建立完善职务发明创造分配奖励制度,激励知识产权工程师全程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引导企业通过多种渠道,加大知识产权信息的搜集与分析,避免无效研究和侵权,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效率。
7.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围绕医药、机电(造船)、化工等主导产业,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对产业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拥有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商标,实现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围绕轻工、纺织、冶金、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强集成创新、改进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8.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促进工程,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产业化程度。推进专利技术标准化,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扶持企业建立符合现代流通发展趋势的自主品牌销售模式,扩大自主商标的市场覆盖面;大力培育具有地理标志特征的农副产品商标,不断提高优良品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注册商标使用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国际化经营,逐步建立国际化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商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重点软件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促进农业品种权转化,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