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


  (二十九)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将全省农村教师轮训一遍,其中省级培训农村教师1万名、农村校长1千名。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遴选培养100名名师、1000名学科教学带头人和100名名校长、1000名骨干校长,打造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队伍。到2012年,小学教师基本具备专科学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80%左右;普通高中教师在学历达标的基础上,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不断提升。实施“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园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省、市、县三级培训,到2012年将全省农村幼儿教师(园长)轮训一遍。

  (三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全面开展中小学校舍排查鉴定,科学制定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和方案,分类、分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校舍安全工作责任,落实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及时消除新增D级危房,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涉及的县(市、区)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和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建筑标准,提高学校校舍建筑质量,努力使校舍成为最牢固、最安全的建筑,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三十一)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依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重点支持935所独立设置的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新建或改造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到2010年底,基本消除“大通铺”和校外租房现象。

  (三十二)实施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

  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就学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在城镇新建居民区中同步配套建设学校,并结合薄弱学校改造,到2012年,规划对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49所进行扩容建设,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

  (三十三)实施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

  把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形成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延伸辐射至行政村的农村幼教事业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及教师资源等,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到2012年,每个县至少建有1所县级公办实验幼儿园,全省98%以上乡镇建有独立设置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行政村建有1所幼儿园或在小学(教学点)附设学前班(幼儿班)。

  (三十四)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

  加大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省级重点扶持19所特教学校建设;各市、县(区)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加强特教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争取到2012年,实现全省80%独立设置的特教学校校舍建设和教育、康复设备配备达到国家颁布的标准;70%附设特教班的普通中小学校建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继续抓好三类残疾儿童“普九”的巩固提高工作,到2012年全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力争达92%以上,积极发展残疾人学前和高中阶段教育。各级政府每年要从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划拨部分用于支持具备培训条件的特教学校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并通过残疾人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当地特教事业的发展。逐步将特教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享有的“两免一补”政策两头延伸至特教学校中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对特教学校所有在校学生实行免费教育。残疾学生参加高考,凡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高考成绩达到省属高校专业录取分数线的,均予以录取。稳定特教师资队伍,适当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特教津贴水平,对特教学校教师职称评聘予以倾斜。

  (三十五)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进程,将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县级人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职能,统筹县域内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培训资源。建立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多渠道投入机制,重点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宿舍建设和实训条件建设。到2010年底全省所有县(市)均完成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等为一体的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继续完善并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的项目,重点扶持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在福州、厦门分别建立软件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外包实训基地,依托职业学校或企业等社会资源,每个设区市建设1~2个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三十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教育科研主干网的设计论证,2010年启动建设。到2012年,建成带宽10G以上的省域教育骨干网,建成设区市省网主节点,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共享区建成省网网络管理平台,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互联互通提供统一、优质的光纤线路和接入服务,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缩小城乡、地区之间教育差距,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提供保障。加快教育资源库建设。到2012年,建成省教育信息化数据中心和20个左右数据分中心,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资源库群,建立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全社会共享机制,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到2012年,建成全省教育行业门户网站及基本涵盖教育行业主要应用的10个左右的核心子网站,为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公共服务,为构建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现代化教育平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