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加工机械。发展大型数显数控系列压铸机、数控实时全自动系列压铸机等新型压铸机。开发高速冲床、新型压力机、全自动带锯床等。
(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一是推进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产业优势、基础和条件,围绕骨干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中小型企业,构建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集聚。重点发展灌河口船舶工业园、连云港区船舶工业园、柘汪船舶工业园。在海州开发区依托鹰游纺机、天明机械、黄海机械、远洋流体等重点企业拓展机械加工制造业,在灌南金属精加工产业园加快发展金属制品相关产业。二是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围绕工程机械、纺织机械、船舶修造等产业,实施一批对产业振兴、技术进步有积极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同时,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辐射,引进一批关联性强、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明显的装备制造业上下游项目。
(三)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增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实行主辅分离,推动非核心业务外包。重点发展市场化运作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形成运输仓储、物流配送、采购加工一条龙的供应链。依托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整合各种资源,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加快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引导创意策划、管理咨询、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发展。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项目招引。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设备,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嫁接改造我市装备制造业。抓住国际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承接力度,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外向度。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加强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及国际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借助外力提升竞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注重产业链招商,抓大带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二)优化产业布局。东部城区重点发展物流装备、汽车及其零部件、能源电力设备、船舶修造等;新海城区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新型纺织机械、电子装备、节能环保设备、能源电力设备等;东海县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船舶制造等;赣榆县重点发展船舶修造等;灌云县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农用机械等;灌南县重点发展船舶修造、金属加工机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