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报告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第十条 盟财政局根据工作需要,可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委托有关单位完成。受托单位应当按照委托协议,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义务,对盟财政局负责,并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盟财政局根据受托单位履行义务情况,对受托单位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对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举报违法问题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由盟财政局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章 资产配置管理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二)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四)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第十三条 对有统一配置标准的,按照规定的相关标准配置;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置。盟财政局对要求配置的资产,能够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须按以下程序报盟财政局审批: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编制资产购置计划等,一并纳入年度部门预算建议计划中,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各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初审、汇总各单位资产购置计划,随同年度部门预算收支建议计划一并报盟财政局;
(三)盟财政局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结合本级财力、资产配置标准、资产调剂及资源共享等条件,对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
(四)行政事业单位在盟财政局审核同意的增量范围内,按轻重缓急原则确定急需配置的资产,在预算支出控制数内列入相关支出项目,随同年度部门预算报主管部门审核;
(五)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盟财政局审批。
资产购置计划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第十五条 年度部门预算执行中,行政事业单位申请使用追加预算、各类专项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等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的,应当按照预算管理和资产购置程序,编制资产购置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盟财政局审批。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用以更新或替换原有资产的,盟财政局对拟处置的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进行调剂使用或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