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支撑体系建设
1、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和销售网络建设。扩大市区农产品龙头市场,重点建设市区淮海蔬菜批发市场和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加快扩大市场场地规模,3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两大市场为主体,积极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县级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各县(市)、贾汪区都要建设1个集批发交易、物流配送、仓储集散、信息发布等功能齐全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到2012年全市新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0个。新建、改造丰县首羡洋葱、范楼苔蒜、大沙河果品,沛县河口牛蒡、张庄甘蓝,铜山郓城蔬菜、三堡食用菌,睢宁魏集西瓜,邳州宿羊山大蒜,新沂高流花卉等30个产地专业批发市场。支持用于保鲜、均衡上市所需的仓储设备建设,调节市场供应,促进农产品流通。主动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地区城市对接,建立良好的产销关系。在上海、北京等地开设展销窗口,建立直销店,开通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实行资格认证管理,全市每年新增农民经纪人2000人。开展市级农产品品牌评比,推进市级品牌争创省级品牌,省级品牌建成国家级品牌。各县(市)、贾汪区每年新增省级以上品牌1-2个,提高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2、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新模式的推广应用,重点扶持新品种良种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提高优良品种应用水平。2010年,各县(市)、贾汪区都要引进建立1个为设施农业生产服务的种苗培育中心。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各县(市)每年新增绿色、有机农产品5个。健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完善农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及时发布气象、农资、市场等信息,强化为农服务。加强农民科技培训,采取专题培训、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3、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个,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现代农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精心组织,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市政府成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各县(市)、贾汪区政府都要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前瞻性调查与研究,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落实发展措施,加快发展速度。